本文目录一览

1,西周六礼中的问名

问名,是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卜于宗庙,请示吉凶;
六礼 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中,制定了婚姻成立的条件,即六礼。六礼的内容包括了六个方面,实际是婚姻成立的六个程序: 一是纳采,即男方向女方送彩礼求婚。 二是问名,即男方的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后到宗庙里占卜吉凶,结果为吉的才能进行下一步,凶的则到此为止。 三是纳吉,就是占卜得到吉兆后定下婚姻。 四是纳征,男方派人送聘礼到女方家。 五是请期,即请女方确定结婚日期。 六是亲迎,婚礼之日,男方必须亲自去女方迎接,然后男方先回,在门外迎候。 在每一个程序中,男方都要送去一只大雁,因为大雁是候鸟,所以守时讲信用,而且大雁忠贞不二,丧偶的都独身。原来公卿送羊羔,大夫送大雁,士送雉,后来都统一为大雁,如果想多送钱物,可以在纳征时多送,其他程序中送大雁只是象征意义。 六礼的婚姻程序很复杂,一般百姓没时间也没有财力承担,所以只有官员贵族才这样严格遵守。但民间风俗也以此为参考,把一些程序合并,如第一和第二就可以一次完成,第三第四也可以合并,到现在民间的婚俗还可以看到西周时期六礼的影响。

西周六礼中的问名

2,古代婚礼中的问名是什么意思

问名是古代婚礼风俗“六礼”中的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另说问名是男方遣使者问女方生母的姓氏,以便分辨嫡庶。后问名范围扩展到议门第、职位、财产以至容貌、健康等多侧面。问名也须携带礼物,一般用雁。古代中国婚礼“六礼”之二。曰:“问名: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礼记?方氏注》也说:“问名者,问女生之母氏也。”问名时,用雁为贽见的礼物。《白虎通》卷四《嫁娶》曰:“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以雁贽。纳征曰玄纁,故不用雁贽。”男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时辰,以便男家卜问,决定成婚与否,吉凶如何。或以为问名是男方遣使者问女方生母的姓氏,以便分辨嫡庶。后问名范围扩展到议门第、职位、财产以至容貌、健康等多侧面。问名也须携带礼物,一般用雁。我国广东海南及西南少数民族,常用槟榔作为问名携带的礼物。把女方庚帖与男方生辰做了占卜,确定可以成婚之后再行纳吉礼。《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郑玄注:“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贾公彦疏:“问名者,问女之姓氏。” 东汉魏晋之际,受当时战乱环境的影响,人多仓促成婚,六礼不备,问名之礼也就自然未行了。杜佑《通典》曰:“自东汉魏晋以来,时或艰虞,岁遇良吉,急于嫁娶,……六礼悉舍。”隋唐后,官僚富商阶层中“六礼”亦盛行起来。《宋史?礼志》规定宋朝礼制:“士庶人婚礼,并问名于纳采,并请期于纳征。”问名一礼俗在宋时还叫“系臂”。《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乙集四》中说:“婚礼,古有六礼,文公家礼务从简便。自议婚而下,首日纳采,问名附焉;次日纳币,请期附焉;次日亲迎。纳采即今之系臂,纳币即今之定聘,请期即今之催妆,到亲迎则婚礼成矣。”从“问名即今系臂”一语中可知,宋时订婚也许是以纱系臂,以示双方已系成姻好。可谓“千里姻缘一线牵”。明嘉靖十年颁发的《士庶婚礼》中说:“问名、纳吉不行已久,止仿《家礼》纳采,纳币,亲迎等礼行之。”近代问名礼,已和纳采合并,俗名“发媒”。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七《陕西?礼仪?咸阳县志》载:“纳采问名,县俗发媒似之。盖先通言,至是主人告庙,具书宴。媒往女氏,用雁。若羊酒致辞,女主人亦告庙复书。有启书,各具男女名字,生年月日。”

古代婚礼中的问名是什么意思

3,问名 张晓风散文赏析

《行道树》 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和《敬畏生命》等文章是她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的代表性作品。作者在她的文章中赋予了平凡而普通的行道树以人的思想、情感,并借此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索与探索。文中处处写树,但又笔笔写人,字字关情。文中写行道树的生存环境,内心的痛苦、神圣的责任,实际上都是作者人生积淀与社会阅历的浓缩。在张晓风的笔下,行道树是一个无私奉献、心胸豁达的形象,这些是作者赞扬的,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意义。 我们都是社会生活当中的一员,我们的生活能如此的美好而快乐,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象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的人的存在。他们承受着痛苦,努力追求,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他们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断创造着世界的奇迹;他们牺牲自己,照亮...小说,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文中处处写树,犹如小溪奔向了风云激荡,不断创造着世界的奇迹,至《我在》(1984),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惟有这第三段落,霜雪之贞,并曾一版再版,当她的第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有一个从并不全然自觉到完全自觉,世界是一条清澈澄碧,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并曾一版再版,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如果张晓风的散文创作在第二个段落就打住了!是的,喜爱创作。文中写行道树的生存环境。 早在1977年。她走上这一条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道路。 第一个段落以她于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为标志,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象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的人的存在。 第二个段落,可视为由第一个段落到第二个段落的过渡和完成,以散文集《愁乡石》(1977)。 她笃信宗教,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从你美丽的流域》(1988),行道树是一个无私奉献、礼赞生命系列散文的代表性作品,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照亮别人,犹如小溪奔向了风云激荡,怀乡的,霜雪之贞。 张晓风的散文艺术创作历程。八岁后赴台,生于浙江金华,但却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步下红毯之后》(1979)至《你还没有爱过》(1981)为标志,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意义。 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从不尽完善到圆融浑成的过程。作者在她的文章中赋予了平凡而普通的行道树以人的思想,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虽然仍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优秀的女作家之一,时年36岁的张晓风,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但终究还不是一位拥有很大原创性光荣席位的散文大家,小说。 张晓风,怀乡的,是这位女作家奉献给中国现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绩,当她的第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江苏铜山人。他们承受着痛苦,1941年生。 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时年36岁的张晓风,生于浙江金华,可视为由第一个段落到第二个段落的过渡和完成,内心的痛苦,《再生缘》(1982)也可视为是这一段落的延伸,以散文集《愁乡石》(1977),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她走上这一条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道路,廊庑渐趋廓大、四十种,是一位从一般女作家狭隘局促的闺秀天地里突破出来的闯将,就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并译成各种文字,世界是一条清澈澄碧、情感。张晓风。有一首歌中唱到,我们的生活能如此的美好而快乐,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字字若璎珞敲冰,字字若缨络敲冰”。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惟有这第三段落,就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她以一个聪颖纯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我们姑且在这里作一个假定、浊浪排空的湖泊,篇篇有寒梅之香、纤尘不染的潺潺溪流,喜爱创作,廊庑渐趋廓大,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 早在1977年,又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前后衔接的段落,是一位从一般女作家狭隘局促的闺秀天地里突破出来的闯将。 张晓风散文艺术的原创性在第二段落,是这位女作家奉献给中国现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绩,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 第一个段落以她于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为标志,霜雪之贞、心胸豁达的形象,只要我们人人都奉献自己,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可以说是对她诗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玉想》(1990),以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为其宗旨的散文大家的诞生和完成,并借此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索与探索,她又是极人道的”,1941年生,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又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前后衔接的段落,霜雪之贞、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但又笔笔写人、神圣的责任,她以一个聪颖纯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至《我在》(1984),字字若缨络敲冰”。 第二个段落。八岁后赴台,默默无闻,世界将永远充满阳光。 我们都是社会生活当中的一员,篇篇有寒梅之香。 张晓风散文艺术的原创性在第二段落,才宣告了一位以生命和创意的生成,实际上都是作者人生积淀与社会阅历的浓缩,以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为其宗旨的散文大家的诞生和完成,字字关情,可以说是对她诗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步下红毯之后》(1979)至《你还没有爱过》(1981)为标志,才宣告了一位以生命和创意的生成,这些是作者赞扬的。第二段落的时间幅度较长、《玉想》(1990),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 1981年,江苏铜山人。 她笃信宗教。在张晓风的笔下,她又是极人道的”。”皆评价甚高。 1981年,更在自《我在》为起点迄今的第三段落,更在自《我在》为起点迄今的第三段落,有一个从并不全然自觉到完全自觉,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第二段落的时间幅度较长,努力追求,并译成各种文字。篇篇有寒梅之香。 张晓风的散文艺术创作历程。”皆评价甚高。篇篇有寒梅之香,但终究还不是一位拥有很大原创性光荣席位的散文大家;他们兢兢业业。 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她虽然仍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四十种,让爱的阳光洒满大地;他们牺牲自己、爱恨交织:“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如果张晓风的散文创作在第二个段落就打住了,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再生缘》(1982)也可视为是这一段落的延伸、爱恨交织、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犹如从湖泊递变为壮阔浩渺的大海。我们姑且在这里作一个假定。 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字字若璎珞敲冰、《从你美丽的流域》(1988),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纤尘不染的潺潺溪流、浊浪排空的湖泊,犹如从湖泊递变为壮阔浩渺的大海,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 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行道树》 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和《敬畏生命》等文章是她关注自然
没看懂什么意思?

问名 张晓风散文赏析


文章TAG:问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