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湖南的民俗有哪些

  湖南的民俗有:   罗汉帽 狗头帽   罗汉帽为侗族地区儿童传统的帽饰。帽之前沿有两层银饰,上层为小型18被罗汉银像,沿帽沿排成一横排,下一排列为18朵小型梅花,取“十八罗汉护身,一切鬼神莫近”之意,两髻各佩一弯月型银饰,下面各有一银狮,仰头望月,足踏银球,帽后系有6~11条银链,长约10cm不等,末端悬吊着银铃、四方印、葫芦、仙桃、鱼和鹰爪等,孩童行走或摇头时,银铃清脆悦耳。狗头帽,土家、苗族地区传统的儿童帽饰,帽两边有狗耳朵,帽前刻有八仙图案或“长命富贵”字样,意为孩童可得到神人护佑,易养成人。此帽有图腾崇拜之意。   哭嫁歌   是土家族姑娘出嫁前边哭边唱的歌,出嫁前夕,连续哭3~5个夜晚,哭嫁内容十分丰富,有告别姐妹的,有敬爱父母的,有留恋乡土的等等。   四月八   为土家族又一大节。过节那天,家家作谷米,杀生猪,掺入糯米混合,然后祭祖先,之后与其他人一起吃。把亲朋好友邀请过来,十分隆重。   苗歌剧   行于花垣县及湘西苗族地区,是新兴的剧种。它是由苗语、苗剧、苗戏发展而来的。苗剧是以古歌的“高腔”“平腔”及“苗老师”(巫师)音乐为主要唱腔,在运用上按人物分腔,或以情绪分睦,或一腔多用。演出以清唱为主。器乐伴奏,主要靠苗家常用的木叶、笛子、唢呐。音乐单调而自然,平淡而亲切。演员表演不分行当,道白用生活古语和古语快板,并从苗族舞蹈、武术以及现实生活中提炼了一套表演程式。苗歌剧是湖南戏剧舞台上的一朵新花。   上刀梯   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传统风俗,每当赶年场或重大节日如“四月八”、“赶秋节”等,都有勇士表演上刀梯。刀梯器材是一根高10m以上的木杆,杆上凿开36节孔眼,安插上36把钢刀,钢刀长45cm,刀背厚0.5~1cm,刀刃锋利。刀口向上,装成刀梯,安装时加间固紧,以防摇动。33cm一梯,共36梯。桩杆四周拉线固紧,刀梯上端缠系多种颜色的彩布小旗,象征着希望和胜利。上刀梯者,必有胆识、技巧和武功,从第一级往上爬,刀子一把比一把锋利,爬至梯顶,头发往刀上一搁,即断成两截。登梯者还要在刀梯上表演倒挂金钩、大鹏展翅、观音坐莲、古树盘根等节目,施展全身本领。上刀梯是惊心动魄的表演,是英雄所为,是一种奋争,一种自我牺牲,是苗族人民过去生活的显现。刀梯上有血、有汗,也有美和甜。 转贴于:导游资格考试_考试大

湖南的民俗有哪些

2,湖南有什么风俗

那就要看你嫁到什么地方了,每个城市的风俗都不一样。你要是嫁到湖南一些偏远的山区不要你干活才怪
湖南有什么风俗? 花灯戏 花灯戏是湖南的一种民间小戏剧种。是由民间歌舞花灯、茶灯、地花鼓和“调子”发展而成。主要包括湘西花灯戏、以平江花灯戏为代表的湘北花灯戏和以嘉禾花灯戏为代表的湘南花灯戏。 花灯、茶灯、地花鼓等民间歌舞演出的盛况,明、清两代地方志书有许多记载。其演出形式大体为两种: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剧唱”,被称为地花鼓、竹马灯、打对子和对子花灯等;二是“联臂踏歌”的集体歌舞,习惯称为“摆灯”和“跳灯”。这些地花鼓、花灯等民歌舞形式,经过长期的演变,有的吸收戏曲的程式规律,逐渐发展成花鼓戏;有的则较多地保持着花灯的歌舞特点,搬演戏曲故事,被称为“灯戏”和“花灯戏”。由于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由于流布地域的方言、音乐素材和风格以及受邻近姊妹艺术影响的不同,各种花灯戏在剧目题材、声腔结构、表演特点上,都各有特色,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不尽相同。 湘西花灯戏,流行于湘西。民间习惯称为麻阳花灯、桑植花灯、保靖花灯等,都是同阳戏、傩戏相结合发展成的花灯戏。 湘西花灯戏前身花灯,因脱胎于灯节赛会而得名。吉首叫“调花灯”,桑植叫“打花灯”,永顺叫“地花灯”等。 花灯在形成了载歌载舞的形式以后,艺人们经过多年实践,将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和民间武术加以艺术加工,创造和发展了风格不同的文、武花灯。文花灯秀丽洒脱,武花灯健美刚劲。 湘西花灯戏初步形成,并首先出现在今凤凰、麻阳一带,是在清咸丰、同治年间。 当时,阳戏、傩堂戏、辰河高腔、常德汉班已在湘西的一些地方演出,给花灯一定的影响,于是以歌舞演唱为主的花灯在内容上有了新的发展,即将民间故事和其它剧种的剧目改编为花灯戏演唱,如《香莲闯宫》、《山伯访友》等。湘西花灯戏的唱腔曲调,多源于民歌、小调。对子花灯和花灯小戏的唱腔多半套用灯调,曲调保持民歌的结构特点,戏曲化程度不同。由于题材的不断扩大,行当增多,唱腔曲调则广采博纳,融阳戏、傩戏、曲艺、高腔以及其他戏剧剧种曲牌于一炉而综合发展。 平江的花灯戏原名“灯戏”,外地也有称之为“平江花鼓戏”的,是湘北花灯的代表。湘北花灯戏的特征:一是带有即兴发挥性的表演。二是仍具有花灯表演的痕迹。三是吸收了说唱艺术的说和做。四是从民间歌舞中汲取表演技巧。平江花灯戏,流行于平江县境及浏阳东乡一带,以歌舞形式演出叫地花鼓;以戏剧形式演出则称花灯戏,即平江花灯戏。平江花灯戏的剧目有100多个。大多与花鼓戏相同。 嘉禾花灯戏,也就是湘南花灯戏,流行于舂陵河两岸。 桂阳叫“对子调”,郴县称“地花鼓”,嘉禾叫“花灯”。 嘉禾花灯戏的剧目有100多个,其中有轻松活泼的农村生活小戏,如《看花》、《打鸟》等,更多的则是反映家庭生活和民间故事的整本戏,如《苦茶记》、《金钏会》、《打铁》、《刘海戏蟾》等等。 花灯戏来自民间,剧本人物少,情节比较简单, 唱词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调的特点,欢快明朗,表演动作活泼风趣,歌舞味很浓,多以表现生活的小喜剧见长,充满了泥土的芬芳。 剧目方面,几种花灯戏也各有特点。湘西花灯戏的传统剧目比较少,流行比较广的有《捡菌子》、《盘花》、《扯笋》、《王三卖货》、《卖花》等。湘北花灯戏的剧目比较多,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灯戏艺人集体创作的剧目。二是艺人们依据传统剧目移植、改编的一些剧目。湘南花灯戏随着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剧目也不断增多。历代艺人从社会生活和民间故事中吸取素材,创作了不少的剧目。此外,花灯戏在湘南乃至粤北一带流传,与其它剧种在交流吸收移植的过程中也丰富了花灯戏的剧目,据不完全统计,湘南花灯戏传统剧目约有130多个,其中大戏59个,中型戏33个,小戏剧目40余个。此外,还有对子调节目40个。 音乐方面,湘西花灯戏声腔主要来源是灯调,同时,也大量运用民歌小调为戏中的唱腔。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专业剧团的相继建立,剧目空前丰富,音乐也从主要为曲牌体发展为曲牌体、板腔体和综合体三者并存的音乐体制,吸收丰富了打击乐,增强了音乐表现力,使戏曲化程度得到新的提高。湘北花灯戏声腔分正调和小调两大类,另还有一种古老的尺调,仅一支曲子。伴奏乐器分为文、武场面,有大琴、套胡、战鼓等。湘南花灯戏音乐源于当地民歌、小调及其他民间歌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化风俗音乐和外来的曲调。湘南花灯戏的过场音乐可分为吹打曲碑和丝弦曲牌两种。湘南花灯戏的打击乐,源于当地民间的打击乐,随着花灯戏艺术发展,引用和变化了一些祁剧的锣鼓点子。 在表演艺术、脚色行当、舞台美术方面,这三种花灯戏也各呈特色。湘西花灯戏在表演艺术上继承了花灯歌舞的“套子”、“圈子”及千姿百态的扇法、幽默风趣的矮桩身段。 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把各种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的不同动态,经过提炼加工,艺术地体现在这些“套子”和“圈子”中。新中国成立之后,花灯戏得到新生和发展。湘南花灯戏对传统剧目和音乐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创作了一批新剧目,不断提高了演出质量,涌现出了《划线》、《十月花》、《张木匠和妻》、《十月小春》等一批优秀的剧目,参加省、地级会演。湘北湘西花灯戏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在最近的十几年里,湖南花灯戏又有了许多的发展。不少专业和业余剧团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创作出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剧目和挖掘整理出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内容的传统剧目,湖南 为湖南花灯戏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湖南有什么风俗

3,湖南习俗

湖南传统节日众多,表现形式多样。各民族、各地区比较普遍的传统节日有年节、春 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中秋节,并沿袭着许多特色鲜明的节庆活动。   年节。从农历腊月廿四起(部分地区和土家族自腊月廿三起),至腊月三十日,是湖 南各地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廿四日相传为灶神上天之日,旧俗在廿三日夜备果品祭灶, 求灶神上天奏事...   湖南传统节日众多,表现形式多样。各民族、各地区比较普遍的传统节日有年节、春 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中秋节,并沿袭着许多特色鲜明的节庆活动。 年节。从农历腊月廿四起(部分地区和土家族自腊月廿三起),至腊月三十日,是湖 南各地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廿四日相传为灶神上天之日,旧俗在廿三日夜备果品祭灶, 求灶神上天奏事时多言好事。各家在廿四日团聚过“小年”,廿八日打扫庭除。最为隆重 的当属腊月三十除夕夜,游子远归,合家欢聚吃团圆饭,谓之年饭。年饭以丰盛为要,鸡 鸭鱼肉蛋蔬,满桌杯盏,但许多地方仍保留着传统而独有的菜谱。鱼是各家各户必不可少 的一道菜,寓“年年有余”;郴州人兴吃酸萝卜猪肝肠,象征为人要有肝肠;洪江一带喜 吃春粉,米粉上盖有鱼、肉、鸡、鸭、蹄花、生姜各两块,以示好事成双;有的人家还备 有一碗四季葱拌豆腐,表示“四季清吉”。在大年三十夜,民间有守岁之俗,合家围炉团 坐,辞旧迎新,许多地方有烧柴蔸火习惯,取“财头”谐音,希望新年大吉大利。 春节。旧俗一般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止。新正初一鸡鸣即起,庭前燃放爆竹, 谓之“开财门”、“开门红”。燃烛敬天地、拜祖先,然后出门拜五方,称作“出行”或 “出方”。节庆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其中最为热闹的是耍龙灯。龙灯的品种繁多,如长龙、 老龙、幼龙、鳌龙、草把龙等。玩龙灯一般是初五出灯,十五收灯,游行于街巷与田垅之 间,遇宽敞人多之处即舞弄一番。在湘西辰溪一带,有的玩龙灯直至正月三十日,要玩遍 周围数十里的同姓村寨,俗称“玩家门灯”。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各家均要吃元宵,以 示团圆和谐。 湖南的少数民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其中别具一格的是侗族的“行年”,土家 族的“过赶年”和“调年会”。怀化侗族乡村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日,有以寨为单位集体 去另一寨作客的习俗,称“行年”。行年的芦笙客到另一寨后,主寨要举行集体宴会,首 先由客寨特意挑选的十二三岁的少年讲“款”。“款”的内容一般是从“开天辟地”、“ 洪水滔天”、“人的起源”、“芦笙的来由”一直讲到“村规寨约”。每讲一段,众人齐 声应和:“是呀!”以示赞赏。讲完款,主寨便大摆酒席,尽欢而散。湘西土家族的“过 赶年”即提前一天过春节。相传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到东南沿海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 把年过了,奔赴抗战前线。土家兵出征后,立了东南第一功,后人为了纪念这次出征,便 把春节提前了一天,一直延续至今。土家族的“调年会”,节庆一般从正月初三开始,连 续举行几天几夜,最热闹的是跳摆手舞,同时还要举行地牯牛角力、抵杠斤和蛤蚂抢蛋等 传统民间体育和物资大交流。 在清明节,湖南民间仍沿袭着祭祖扫墓,上坟挂纸的习俗。因清明节前后春暖花开, 各地踏青之风盛行,民间还有在这一天放风筝的。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湖南各地有龙舟竞渡之俗,以纪念屈原自沉,尤以汨罗为盛。端 午食品以粽子、盐蛋为主,民间有悬挂艾蒲等香草,缠五彩丝线,用苍术、白术、云香燃 烧烟熏屋,小孩额上点雄黄等习俗,其意在于避疫去邪。不少地方,尤其是土家族还有大 小端午之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苗族端午则过龙船节。 六月六,又称半年节,湖南各地将此日作为尝新节。节日中以七线禾穗置饭上蒸熟, 近世有人即将新米置陈米上,还有全以新米蒸熟,先敬祖先,再给狗先尝,然后尝新。以 示不忘祖先赐福,不忘狗从天宫偷来谷种之德。邵阳一些地方,六月六还要祭牛栏土地。 六月六各地有翻晒衣被、书籍的习惯,有“人晒衣裳龙晒袍”之说。 中秋节,俗称团圆节。中秋佳节,皓月皎洁,全家在月下摆设香案供桌,供设时新瓜 果、莲藕、月饼,敬月赏月,合家团聚。长沙民谣有“八月桂花香,家家接姑娘”,已嫁 之女均接回过节。中秋期间,妇女有簪桂花或在房中插桂花的习惯,各地还有到南岳朝“ 八月香”之旧习。中秋主要节日食品是月饼,湖南部分地区也有端午不吃粽子却在八月中 秋包粽子的习惯。 湘西苗族除上述节日外,最隆重的节日是“四月八”和“赶秋”。“四月八”是纪念 一位名叫亚宜的苗族英雄的节日。每到农历四月八日这一天,人们身着盛装,成群结队地 涌向苗族英雄亚宜战斗过的地方——凤凰落潮井“跳月”,节日活动有吹芦笙、吹唢呐、 赛歌、击鼓跳舞等。“赶秋”是苗族人民喜庆丰收的节日。每逢立秋日,人们着盛装,聚 集禾场荡秋千、赛苗歌、演苗戏、耍龙、舞狮、吹木叶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寻找伴侣。 湖南瑶族的节日极多,不同地区的瑶族有自己独特的节庆活动。如隆回瑶族在每年农 历七月初五至初七举行“坦勒贵”;洞口瑶族在农历十月初六日举行“啪嘎节”;在农历 十月十六日,湘南过山瑶地区过“盘王节”,新宁瑶家则举行“打鼓堂”等。其中尤为隆 重的是湘南过山瑶庆祝祖先盘王生日的“盘王节”。这一天,瑶族的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 欢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最精彩的当属舞鼓。舞者怀抱长鼓,站立在一张小方桌上,一边用 手击鼓,一边舞蹈,两膝始终弯曲,每一个姿态都保持着曲线,动作节奏鲜明,稳健有力。 湖南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还有许多,如流传许多地方的“三月三”、“谷雨茶节”、 “腊八节”,侗族的撒玛湖南传统节日众多,表现形式多样。各民族、各地区比较普遍的传统节日有年节、春 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中秋节,并沿袭着许多特色鲜明的节庆活动。   年节。从农历腊月廿四起(部分地区和土家族自腊月廿三起),至腊月三十日,是湖 南各地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廿四日相传为灶神上天之日,旧俗在廿三日夜备果品祭灶, 求灶神上天奏事...   湖南传统节日众多,表现形式多样。各民族、各地区比较普遍的传统节日有年节、春 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中秋节,并沿袭着许多特色鲜明的节庆活动。 年节。从农历腊月廿四起(部分地区和土家族自腊月廿三起),至腊月三十日,是湖 南各地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廿四日相传为灶神上天之日,旧俗在廿三日夜备果品祭灶, 求灶神上天奏事时多言好事。各家在廿四日团聚过“小年”,廿八日打扫庭除。最为隆重 的当属腊月三十除夕夜,游子远归,合家欢聚吃团圆饭,谓之年饭。年饭以丰盛为要,鸡 鸭鱼肉蛋蔬,满桌杯盏,但许多地方仍保留着传统而独有的菜谱。鱼是各家各户必不可少 的一道菜,寓“年年有余”;郴州人兴吃酸萝卜猪肝肠,象征为人要有肝肠;洪江一带喜 吃春粉,米粉上盖有鱼、肉、鸡、鸭、蹄花、生姜各两块,以示好事成双;有的人家还备 有一碗四季葱拌豆腐,表示“四季清吉”。在大年三十夜,民间有守岁之俗,合家围炉团 坐,辞旧迎新,许多地方有烧柴蔸火习惯,取“财头”谐音,希望新年大吉大利。 春节。旧俗一般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止。新正初一鸡鸣即起,庭前燃放爆竹, 谓之“开财门”、“开门红”。燃烛敬天地、拜祖先,然后出门拜五方,称作“出行”或 “出方”。节庆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其中最为热闹的是耍龙灯。龙灯的品种繁多,如长龙、 老龙、幼龙、鳌龙、草把龙等。玩龙灯一般是初五出灯,十五收灯,游行于街巷与田垅之 间,遇宽敞人多之处即舞弄一番。在湘西辰溪一带,有的玩龙灯直至正月三十日,要玩遍 周围数十里的同姓村寨,俗称“玩家门灯”。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各家均要吃元宵,以 示团圆和谐。 湖南的少数民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其中别具一格的是侗族的“行年”,土家 族的“过赶年”和“调年会”。怀化侗族乡村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日,有以寨为单位集体 去另一寨作客的习俗,称“行年”。行年的芦笙客到另一寨后,主寨要举行集体宴会,首 先由客寨特意挑选的十二三岁的少年讲“款”。“款”的内容一般是从“开天辟地”、“ 洪水滔天”、“人的起源”、“芦笙的来由”一直讲到“村规寨约”。每讲一段,众人齐 声应和:“是呀!”以示赞赏。讲完款,主寨便大摆酒席,尽欢而散。湘西土家族的“过 赶年”即提前一天过春节。相传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到东南沿海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 把年过了,奔赴抗战前线。土家兵出征后,立了东南第一功,后人为了纪念这次出征,便 把春节提前了一天,一直延续至今。土家族的“调年会”,节庆一般从正月初三开始,连 续举行几天几夜,最热闹的是跳摆手舞,同时还要举行地牯牛角力、抵杠斤和蛤蚂抢蛋等 传统民间体育和物资大交流。 在清明节,湖南民间仍沿袭着祭祖扫墓,上坟挂纸的习俗。因清明节前后春暖花开, 各地踏青之风盛行,民间还有在这一天放风筝的。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湖南各地有龙舟竞渡之俗,以纪念屈原自沉,尤以汨罗为盛。端 午食品以粽子、盐蛋为主,民间有悬挂艾蒲等香草,缠五彩丝线,用苍术、白术、云香燃 烧烟熏屋,小孩额上点雄黄等习俗,其意在于避疫去邪。不少地方,尤其是土家族还有大 小端午之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苗族端午则过龙船节。 六月六,又称半年节,湖南各地将此日作为尝新节。节日中以七线禾穗置饭上蒸熟, 近世有人即将新米置陈米上,还有全以新米蒸熟,先敬祖先,再给狗先尝,然后尝新。以 示不忘祖先赐福,不忘狗从天宫偷来谷种之德。邵阳一些地方,六月六还要祭牛栏土地。 六月六各地有翻晒衣被、书籍的习惯,有“人晒衣裳龙晒袍”之说。 中秋节,俗称团圆节。中秋佳节,皓月皎洁,全家在月下摆设香案供桌,供设时新瓜 果、莲藕、月饼,敬月赏月,合家团聚。长沙民谣有“八月桂花香,家家接姑娘”,已嫁 之女均接回过节。中秋期间,妇女有簪桂花或在房中插桂花的习惯,各地还有到南岳朝“ 八月香”之旧习。中秋主要节日食品是月饼,湖南部分地区也有端午不吃粽子却在八月中 秋包粽子的习惯。 湘西苗族除上述节日外,最隆重的节日是“四月八”和“赶秋”。“四月八”是纪念 一位名叫亚宜的苗族英雄的节日。每到农历四月八日这一天,人们身着盛装,成群结队地 涌向苗族英雄亚宜战斗过的地方——凤凰落潮井“跳月”,节日活动有吹芦笙、吹唢呐、 赛歌、击鼓跳舞等。“赶秋”是苗族人民喜庆丰收的节日。每逢立秋日,人们着盛装,聚 集禾场荡秋千、赛苗歌、演苗戏、耍龙、舞狮、吹木叶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寻找伴侣。 湖南瑶族的节日极多,不同地区的瑶族有自己独特的节庆活动。如隆回瑶族在每年农 历七月初五至初七举行“坦勒贵”;洞口瑶族在农历十月初六日举行“啪嘎节”;在农历 十月十六日,湘南过山瑶地区过“盘王节”,新宁瑶家则举行“打鼓堂”等。其中尤为隆 重的是湘南过山瑶庆祝祖先盘王生日的“盘王节”。这一天,瑶族的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 欢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最精彩的当属舞鼓。舞者怀抱长鼓,站立在一张小方桌上,一边用 手击鼓,一边舞蹈,两膝始终弯曲,每一个姿态都保持着曲线,动作节奏鲜明,稳健有力。 湖南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还有许多,如流传许多地方的“三月三”、“谷雨茶节”、 “腊八节”,侗族的撒玛节、姑娘节,江华瑶族的敬鸟节,湘西土家族的灭鼠节,等等, 均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全部

湖南习俗


文章TAG:湖南风俗湖南  风俗  南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