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问一闽南习俗

我是南安的,反正我们这里除了元月初一到十五不能讨,其余时间都可以,特别是初一,千万不要讨。
腊月廿五,民俗认为这一天不能讨债,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今天是传说中“天神下降”的日子,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就记载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俗谓天神下降,设香案于神前。” 另悉,按照旧俗,还有正月不宜上门讨债,因此,债主讨债须在除夕日之前。除夕夜,泉州东街元妙观常例演戏敬神,通宵达旦。负债之人为避债主追讨,是日辄往元妙观看戏。由于看戏的多是穷人,债主若追债至戏场,会惹上众怒。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债主不向看戏人讨债的风俗。故元妙观的年兜演戏,民间称“避债戏”。
今天(十二月廿五)确实不能讨钱,一年中就今天不行

问一闽南习俗

2,闽南七夕习俗

闽南七夕习俗:在闽南地区,传说中的“七仙女”并非一个仙女,而是七个神娘,俗称“七娘妈”,并且传说七月初七是“七仙女”的生日,因而民间把这一天称做“七娘妈生”。这也许是七夕民间流传在宗教氛围浓厚的闽南地区的衍化。闽南七夕风俗:糖粿做法1.材料很简单,只要适量的糯米,白糖,花生,黑芝麻。2.糯米粉倒入一盆内,加适量的开水,用筷子搅拌均匀。3.待不那么烫了,用手和成糯米团。4.抓一块糯米团搓成长条,掰一小块揉成圆子,用食指在小圆子的中间按一下,成一个小洞。5.取一煮锅烧开水,然后把糖裸胚子倒入,只要一会儿就烧开了,见糖裸胚子浮起来了,用漏勺捞起。6.少许花生用干锅小火炒,见颜色变黄就熟了。7.盛入一装有白糖的大碗中,用力晃动几个,让糖裸入味就可。8.这是做好的花生碎,加入黑芝麻拌和。9.吃时沾一下花生碎加黑芝麻。
法师打撒大声地
我是泉州的,我们那没这种习俗。但是都会采七种不同花祭拜七娘妈

闽南七夕习俗

3,闽南人的风俗

清明  在闽南,也有在清明祭祖的习惯,但一般不局限于“正日”,在时间上比较宽泛,约定俗成的扫墓时间为清明正日的前十日与后十日。这段时间,外出人员一般情况下都会争取回家过节,以祭祀祖先列祖列宗和到亲人的坟茔上去祭扫、培土、植树、献纸。闽南有句俗语“清明不回家无墓(祖)”,意喻人们对清明节的重视程度。  闽南的清明,人们一般有吃“嫩饼”的习惯。嫩饼,即把上墓祭祀的荤素菜式,如炒红萝卜、豆干、猪肉、海蛎煎或其他食品切成细丝,配上香菇、生笋、味精,撒上海苔末等包在嫩饼皮里卷成长圆卷,蘸上甜酱或辣酱趁热吃。  中秋  斗状元饼  中秋饼亦称状元饼,饼从大到小逐级分作“状元”、“榜元”、“探花”、“进士”、“举人”、“秀才”等,总数六十三个者,称“全盒”。玩时,以六枚骰子每人轮流掷彩,以“四红”和最高点数类推而得彩,按等取饼。  猜灯谜  亦称“灯猜”,有许多格调,如“观梅”、“秋千”、“虾须”、“卷帘”等。事前,请人组织谜语及征集奖品,届时把谜面分别粘贴在一盏盏灯笼上。射中谜底时,执事者即擂鼓报彩、给奖。  结“锦棚”  亦称结“灯棚”,即中秋节由南音(或其他曲艺)自愿结合,或个人或社团所举行的大会唱和大合奏。一般选择在宫口、庙前或打谷场等空旷地带,搭一台子,顶有遮阳,左、右、后三面,以布做帏幔,中竖雕花木屏风等,张灯结彩,甚为热闹。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2000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闽南人的风俗


文章TAG:闽南习俗闽南  习俗  问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