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介绍描写六安景色和特点的作文400字

但我有蓝天般宽阔的视野,白云般飘逸的思想,鸟儿般轻盈的歌唱,雄鹰般不息的志向。既不自伤于自己的卑微,也不妒嫉别人的高尚,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我要做的就是,展开翅膀,在自己的天空上自由飞翔。 泰戈尔说: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他揭示了人们思想上普遍的想法,即总是遗忘所拥有的,而珍惜未得到的。每个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劣势,事物的特殊性就如此。在选择别人的优势和抛弃自己的劣势之间,我选择本色。 牡丹雍容,荷花冰洁,梅花傲骨,兰花素雅;黄山奇,华山险,泰山雄,峨嵋秀;北国万里雪飘,江南草长莺飞,塞外驼铃声声,水乡牧笛袅袅……你能说荷花不比牡丹,兰花不如梅花?你能说华山不比黄山,峨嵋不如泰山?你能说江南不比北国,牧笛不如驼铃?世间万物各有各的魅力。“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大自然这万物的主宰,创造了人类和自然这两个庞大的和谐体。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品尝着清凉的甘霖,感受着苍穹赋予的美景,一个独立而高贵的个体,我,难道再去抱怨得到的不够? “真正的美
是啊!风景是可供观赏的风光、景色。每个人心中也都有独特的风景。但在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不是那色彩斑斓的五花海,也不是那流淌不息的珍珠水,更不是那美丽动人的阿里山。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却是妈妈那耐人寻味的笑容。

介绍描写六安景色和特点的作文400字

2,皖西民风民俗作文

古老而神奇,民风纯朴,风情独特。美丽的山川,丰富的饮食,寻常的起居,日常的劳作,都演绎成美好的传说和地方掌故,寄托着皖西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 六安风土人情具有丰厚的历史沉积和古朴之风。  居住 旧时皖西地区以农为本,安土重迁。建宅时,要求前阔后高,“宅坐青山龙虎地,门迎绿水凤凰池”(后山前水),“宁要青龙高万丈,不要白虎抬头望”(左高右低)。门向多取东南或西南,忌正南正北,更忌与山墙、烟囱、水流、厕所、道路相冲。古时城镇官富宅前倘有路口、巷口乃立一石碣,曰“泰山石敢当”,谓可祛邪消灾。  饮食 旧时沿淮地区多食麦、豆、山芋,山区多食玉米、小麦、山芋,圩畈丘岗地区多食稻米。城乡人民均有自己动手加工食品习惯,如清明前腌禽蛋,梅雨季节制豆酱,立冬后腌花菜萝卜,冬至后腌鱼肉家禽,春节前做糯米年糕。六安人历来好客,旧时宴席菜肴一般为八样、十样,即“八大海”、“十大海”。  婚嫁 旧时婚姻之事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须经以下程序:提婚,又称“提媒”;订婚,又称“下书子”;结婚,也称“完婚”。完婚当天,男方备花轿、新衣、礼物,由媒人率迎亲队伍送至女家。新娘早起“哭嫁”,吃“分家饭”,后由亲人背至轿上,嫁妆前行,花轿随后。绕至男家,新娘由人搀扶从红色布袋上至堂前行拜堂大礼,后入洞房,饮圆房酒,闹新房。为烘托喜庆气氛,有“赞喜句”之风俗,一人唱贺,众人道好,宾客也可对新婚夫妇适度嬉戏逗乐,谓“新婚三日无大小”。完婚后,还有回门、会亲等事。  礼仪 旧时礼仪习俗主要有:迎客,宾至主人出门揖迎,宾前主后,入室后让上座,献茶敬烟。坐席以8人或10人为满,坐次视桌面缝线而定,缝线直对门向,则中堂左侧为上,右侧为次。敬奉烟、酒、饭、茶等物时均双手捧呈,神情专一,目不斜视。见面,常见者互相问候,拱手作揖;不常见者免冠致意;幼者、晚辈见亲友,应先招呼。  节庆习俗 六安节庆风俗多彩多姿,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皖西民风民俗作文

3,介绍民风民俗的作文

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凉茶 广东人最爱饮凉茶,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我喝凉茶的时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好 几片陈皮去苦。 广东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 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腊月初,市面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比如:煲汤、 舞狮、种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舞牛的……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呢!

介绍民风民俗的作文

4,六安风俗作文700字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今年夏天,我和妈妈有幸到全国着名的旅游胜地——九寨沟一游,让我亲身领略了何为“九寨归来不看水”,这说法确实一点儿也不夸张。  一下车,我就看见“九寨沟”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如行云流水一般跃然于正前方。我迫不急待地跑了进去,想一睹九寨风采。  我从未见过这样美的景色,天是那样的蓝,云彩是那样没有一点儿杂质的白,水是清灵灵的,山是郁郁葱葱的,就连空气也是那样的纯净清新,沁人心脾,好一个人间天堂!这里大大小小的河流被藏人亲昵地称为“海子”。九寨共有大大小小的海子一百多个,要想一天内看完真有点儿难为了我这双不想放过任何一处美景的双眼。我们随着旅游车到了第一个湖,湖面上布满芦苇,可令人称奇的是一条细长的河流却巧夺天工的把芦苇平均分成了两半,一根不多,一根不少,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忍不住驻足留恋,也不由的让人赞叹造物主的神奇。可我却最爱这里的珍珠滩瀑布和五彩池。  珍珠滩瀑布位于距出口两三千米处,瀑布由深深浅浅的水池构成,无论水多深多浅,都能看见底,最高处约30-40米,像一幅水帘垂挂于天幕之间,水声震耳欲聋,水珠像珍珠似的往下落,犹如珠撒玉盘,又如一歌唱家正登台献艺般引亢高歌,据导游小姐介绍,我国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当年就是在这拍摄的,不由得让我们哼起了“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令人神往的五彩池,我终于看见它了,深深浅浅的钟乳池如莲花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形成了一个个如花瓣状神奇的水池,五彩池的水有黄、绿、青、蓝、白五种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我偷偷地用水瓶灌了一满准备带回家,可水一到瓶子却没有了颜色,不由的让我大失所望,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依然不死心,又试了好几次,可结果还是如此,妈妈笑着告诉我:“傻孩子,并不是你装水的问题,实在是这里的水本来都是没有颜色的,只是水底钟乳石的颜色各异罢了。”我只好道一声遗憾了,是啊!好多好的东西只能是大家共同拥有共同欣赏的,而我又何必要一已私欲的带走她呢?就让这圣洁之水永留在这海拔3900米的高原,我的心中永远留有这一份念想吧!  九寨的水实在让人留恋忘返,如果不是导游小姐一再催促没车出山门了,我们还会多亲一亲这神奇九寨的芳泽,月色中我们一步一回头的来到了沟口。

5,求一篇关于安徽民风民俗的作文400

六安古老而神奇,民风纯朴,风情独特。美丽的山川,丰富的饮食,寻常的起居,日常的劳作,都演绎成美好的传说和地方掌故,寄托着皖西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 六安风土人情具有丰厚的历史沉积和古朴之风。   居住 旧时皖西地区以农为本,安土重迁。建宅时,要求前阔后高,“宅坐青山龙虎地,门迎绿水凤凰池”(后山前水),“宁要青龙高万丈,不要白虎抬头望”(左高右低)。门向多取东南或西南,忌正南正北,更忌与山墙、烟囱、水流、厕所、道路相冲。古时城镇官富宅前倘有路口、巷口乃立一石碣,曰“泰山石敢当”,谓可祛邪消灾。   饮食 旧时沿淮地区多食麦、豆、山芋,山区多食玉米、小麦、山芋,圩畈丘岗地区多食稻米。城乡人民均有自己动手加工食品习惯,如清明前腌禽蛋,梅雨季节制豆酱,立冬后腌花菜萝卜,冬至后腌鱼肉家禽,春节前做糯米年糕。六安人历来好客,旧时宴席菜肴一般为八样、十样,即“八大海”、“十大海”。   婚嫁 旧时婚姻之事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须经以下程序:提婚,又称“提媒”;订婚,又称“下书子”;结婚,也称“完婚”。完婚当天,男方备花轿、新衣、礼物,由媒人率迎亲队伍送至女家。新娘早起“哭嫁”,吃“分家饭”,后由亲人背至轿上,嫁妆前行,花轿随后。绕至男家,新娘由人搀扶从红色布袋上至堂前行拜堂大礼,后入洞房,饮圆房酒,闹新房。为烘托喜庆气氛,有“赞喜句”之风俗,一人唱贺,众人道好,宾客也可对新婚夫妇适度嬉戏逗乐,谓“新婚三日无大小”。完婚后,还有回门、会亲等事。   礼仪 旧时礼仪习俗主要有:迎客,宾至主人出门揖迎,宾前主后,入室后让上座,献茶敬烟。坐席以8人或10人为满,坐次视桌面缝线而定,缝线直对门向,则中堂左侧为上,右侧为次。敬奉烟、酒、饭、茶等物时均双手捧呈,神情专一,目不斜视。见面,常见者互相问候,拱手作揖;不常见者免冠致意;幼者、晚辈见亲友,应先招呼。   节庆习俗 六安节庆风俗多彩多姿,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春节 习俗很多,大多属一些美好、幸福、吉祥、安康之类的祝愿和盼望。如腊月十八、十九两天为“扫尘日”,除旧布新,祈求康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为“小年”,祈求平安。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夕”,贴春联,挂新画,结彩灯,放爆竹,点花灯,吃团圆饭,合家守岁,翘盼新春。除夕与次年的正月初一、初二为“过年”,正月初三早晨,便燃鞭炮“送年”。   元宵节 “正月十五大似年”,“早过十五晚过年”,是六安的传统。早餐元宵、饺子,元宵中常裹一枚铜钱或硬币,吃上者谓可“交财运”。早餐后,或赶会,或观灯,或逛集,或玩乐。是夜,城乡大闹花灯。在城镇,灯会巡礼时,所经居民、店铺门前,均要燃放爆竹,致送烟、糖之类;在乡村,灯歌队、龙灯队竞相出场表演,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端午节 盛行包粽子、赛龙舟之俗。粽子有火腿粽、枣仁粽、肉馅粽、豆沙粽等,有荤有素,花色繁多。至于赛龙舟,更是一种气势壮阔的水上竞技活动,下水龙舟扮成青龙、黄龙、白龙诸色。舟上划手身着彩衣,结扎齐整,双手执桨,分坐船舷,击鼓者则立船头。一声令响,数舟齐发,水上群情激昂,岸上欢声雷动。   中秋节 有“早过端午晚过节(中秋节)”之俗。若中秋之夜天高气清,月轮慢转,家家在庭院、门前或楼台摆上桌椅,备齐月饼、水果和茶水,边吃边叙,亲情融融。在农村,除了赏月、品尝食品之外,青少年们多到村外打火把、撂火球、舞火龙火狮,天上人间,飞彩流霞。待一切平静之后,三五成群的孩子们便悄悄地去“摸秋”了,所谓“摸秋”,就是借月光偷摘庄稼,摸着不同的庄稼就有不同的兆头,是一种充满神秘、冒险和人生向往的乐事、趣事。   除了春节、元宵、“五·一”、国庆等传统和法定节日外,圣诞节、情人节等现代时尚节日也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与此同时,还保持并发扬了一些地方节日传统,如农历二月初二(称“花朝”)定亲,农历九月初九“重阳”登高,农历十二月八日“腊八节”,吃“腊八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也有二十四日)过小年,送灶老爷上天平安。在婚嫁方面,一般经过提亲、定亲、送日子(选定婚配日期)和成亲四个步骤,彩礼的轻重、程序的繁简,以双方经济为基础,经过男女双方协商,男方多尊重女方意见。丧葬方面,一般经过去世、出殡、柩放(用草包裹或在用砖建成的柜屋里放置)和下葬四个环节。在人行将去世时,子女应赶至死者面前送终(俗称“送老”)。柩放1-3年后,入土下葬。随着丧葬文明的发展,火化率也逐渐提高,丧葬程序得以简化。生育方面,生孩子的第二天,要向岳父母报喜,第三天产妇要用艾水熏澡,婴儿也要洗澡,称“洗三”。在小孩满月时,要请亲朋好友喝“满月酒”。周岁时(俗称“抓周”),亲朋好友道喜祝贺。到10岁时,也有做10岁生日的。人到60岁时,儿女们要为父母做“六十大寿”(做九不做十)。以后逢生日,也做寿,但一般没有逢十做寿场面大。 中秋耍火把、摸秋 六安市城乡在中秋节晚餐后,都有品茶赏月的习俗,青少年则要尽情玩耍到下半夜。而乡间则有耍火把之俗。是日晚上,人们用麻秸、黄蒿、稻草等扎制成丈余长的火把,点燃后高举着,欢天喜地奔向村边、大路、田野,或耍火龙,或舞火狮,奔腾跳跃,远近呼应。“摸秋”也是乡间中秋之夜的传统活动之一。入夜,人们可以随意溜到菜园、庄稼地里,摸摘瓜果、大椒、黄豆、玉米、棉花、萝卜,不论是张三家还是李四家的。俗谓“摸到冬瓜生男孩,摸到丝瓜生女孩,摸到大椒不害眼。”尔后,还要拔了黄豆棵子在路边烧毛豆吃。因而,中秋节后,乡间的路旁、田边常可见到一摊摊灰尘烬。中秋之夜,城镇上大户人家还有“步月”的雅兴。月上三杆后,锣鼓班子纷纷出动,踏着月华走街串巷,咚咚呛呛,边走边敲,乐此不疲,直到夜深尽兴方归。 当头酒 喝月色 旧时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十五,寿县城乡有“喝当头酒”、“喝月色”的习俗。人们依据对月行规律的认识,认为一年中只有十一月十五日半夜时的月亮正对此地,直射于人身上而地面却没有影子,故名之曰“当头”。每逢这一天,上年纪的人们在天黑后都置酒院中,浅斟低酌,边饮边等。有些爱热闹的人觉得独坐候月未免乏味,便三五相邀:“走,喝月色去。”来到街头酒馆里坐下,大家掏钱凑份子买酒叫菜,谓之“抬石头”。一边吃酒,谈古论今,一边等待月上中天。故这一天城关及农村集镇上酒馆的生意都特别好,几乎座无虚席。此时庭院中早已竖立一根竹竿。时至夜半,满月一轮,当头无影,人们沐浴在月华中,禁不住发思古之幽情,吟诗作对,谈古论今。又兴致大发,重新回到酒桌旁,行令猜拳,往往一醉方休。 柏树庙·柏树庙会 柏树庙位于叶集镇彭台村,始建于隋朝,庙内供奉东岳岳神和十殿宫真君,千余年来香火连绵不绝。1997年至2004年,柏树庙继续对原庙建筑重新维修,新建大雄宝殿一座,成为集宗教、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据传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王降生之日。这一天在这里烧香许愿十分灵验,有求必应。故年年来此求签问卜、求子挂红、烧香还愿者络绎不绝。遂在柏树庙附近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庙会,不但繁荣了鄂豫皖三省的民间艺术,推动了边际民间贸易活动,还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来此参观游览。 霍山地方风情 霍山这块热土养育了勤劳、善良、热情、智慧的人民,这里既有浓厚的现代气息,也保留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情。如竹筛、簸箕、竹烘斗等生产工具随处可见,也可见到蓑衣、斗笠、草鞋等生活用品。石磨、石碓等虽然很少使用,但仍保存完好,特别是水碓冲木粉这个古老的生产方式仍然在发挥作用。县内有条水轮河,就是因此而得名,至今这种水碓还在欢快地运转。土灶、铁锅、竹把子仍是手工制作霍山黄芽的基本工具。玩龙灯、舞狮子也是霍山人喜爱的节目。特色饮食,除霍山黄芽、迎驾贡酒外,还有小河鱼、红灯笼泡辣椒、米酒、糍粑、米面饼、血豆腐等几十种地方美食。 大别山民俗文化苑 坐落于霍山县铜锣寨风景区铜锣峰东麓环翠园。始建于2002年7月。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房屋样式为仿清建筑,青砖灰瓦,一进两重,骑楼带天井,回廊连古屏;雕栏画廊,古色古香。室内陈列着当地20世纪50年代以前农民生产、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各类器具。走进苑中,如解读一本山村民俗风情百科全书。苑名由著名文学家鲁彦周先生题写,现已正式对外开放。 铜锣寨古石臼 霍山县铜锣寨始建于明代末年。据《霍山县志》记载,寨顶中部有三个古石臼,现均已找到。石臼形模甚古,其中最大一个石臼上口直径40厘米,底径28厘米,深24厘米。石臼为旧时加工谷物所用。三个古石臼都已对游客开放。 舒城民俗风情 境内民风淳厚,民众性格开朗,处世多和亲睦邻,待人则热情大方,家庭观念较重,讲究落叶归根。长期以来,衣着以朴素大方为标准;食则以大米为主食,铺以玉米、山芋等杂粮;菜食以咸味为主,辅以辣味,不喜甜食。民居以背北向南为主,主房四周杂以牛屋、猪栏、禽舍、茅厕等简易建筑。过去住房多泥墙草顶、开窗甚小,改革开放后,多建砖墙瓦顶的基建平房。近年,则以两层(或以上)基建楼房为普遍。结婚以男娶女嫁为主,男到女方落户称为招女婿。结婚时以喜庆祥和为基调,设喜宴待客,有闹新房的传统风俗。丧事过去多为棺葬,现除较远山区外,已大都实行火葬;除幼小夭折外,均有停尸3日的习俗。 吉祥数字 在皖西,平常的家居,也寓含着吉祥的数字,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桌不离九 吃饭桌,俗称大桌,分为简易方桌和八仙桌两种。大桌的边长尺寸,不能离开“九”这个数字,如二尺九寸、三尺一寸九分或气尺八寸九分等,最后一个数字必为“九”。“九”与“酒”谐音,意即吃饭不离酒,“桌上无酒难留客,心口不一难做人”。   凳不离三 条凳,亦称大板凳,其长度最末数字一定要是“三”,如三尺三寸或三尺零三分等。这样做,主要是取“桃园三结义”的典故,意为坐到一条板凳上的人都是朋友和兄弟。   床不离半 床不论是双人或单人的,其宽度都少不了“半”,即五寸、五分。如二尺九寸半、三尺半或四尺二寸半。因为“半”音同“伴”,即伴侣,“少年夫妻老来伴,两情恩爱苦也甜”。     门不能五 堂屋大门都是双扇,每扇门的宽度不能有“五”的数字出现。据说若不如此,就会引来“无常鬼”,“无常”即“五敞”。如果将两扇门关上,就是“十道”,听起来为“失盗”。
word文档,你可以输入你作文的题目,这样可以以学点
你是几年级的?

文章TAG:六安  舒城  民俗  民俗文化  六安舒城民俗文化介绍作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