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结婚风俗,贵州凯里市结婚是男方给女方钱女方给男方钱车房之类的么
来源:整理 编辑:婚礼策划 2023-10-01 08:10:47
本文目录一览
1,贵州凯里市结婚是男方给女方钱女方给男方钱车房之类的么
本地基本是这样...男方给聘金..女方用聘金回买家用的东西.如家具.家用的东西类..车房这些东西看能力了........本地风俗……男方给聘礼……女方出家具……(其实就是用聘金的一部分买的)房子当然是男方买,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房子谁买就写谁的名字就可以了。男方当然从经济上是要多支出一点吧。但是 ,恕我直言, 这位温州的楼主 , 我很反感你!难道是己方受益(而且仅仅是经济利益)你才会结婚吗
2,苗族的习俗要简短的
苗族婚俗
正大光明去"游方"
苗族的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婚前都享有充分的社交自由,父母一般不干涉,每逢节庆 赶场的日子,他们便利用聚会的时机对唱情歌、谈情说爱、互诉衷情。这种婚前恋爱的方式在黔东南称为“游方”。游方是黔东南一带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传统习俗。
游方的地点各地除每个村寨设有固定的“游方坡”外,还可选在离村寨较远的河岸、挢头 、田间或花木丛生、风景宜人的山谷去进行游方活动。但都得按照苗家的规榘,青年男女游方的地点必须在公开的地方进行。如果在隐蔽的地方进行这一活动,一旦被人发现,就会认为是不正当的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新婚当夜不同房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方后,如果双方情投意合,通常是互赠信物或立下山盟海誓,私下订婚。私下订婚的男女到了约定的婚期,男方就邀请几个伙伴到女方寨子“游方”,顺便将女子带回家中。按照习惯,新婚夫妇当夜不能同房,新娘要由男方的姑 嫂陪伴过夜。第二天,男方托媒人携带礼物去女家提亲。如女方同意,便收下礼物,宴请媒人。随后,女方备一份与男方相等或稍多的礼物回赠男方。男方得知女方赞成这门亲事,便设宴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戚朋友。
新婚后不落夫家
过去,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在新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新娘结婚不久便回娘家居住。属于父母包办婚姻的新娘,在举行结婚仪式的当天或次日,即回娘家居住。住娘家的时间,未成年的早婚妇女一般是六七年,成年妇女一般为三四年。在此期间,仅仅在农忙和重大节日,或遇到夫家丧事时才可暂回夫家居住。
3,黔东南有什么信仰禁忌婚姻寿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特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多种少数民族,十六个县,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的。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活动丰富多彩、“二十坪”歌节。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庆典和娱乐活动,各具韵味,其调式不一。 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曲调多样。 黔东南的民族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哈尼族、最隆重的节日、龙舟节、拉祜族、独特的演唱方式享誉海内外,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侗族的鼓楼、吃新节,主要有苗族的“划龙船”和武术,侗族的被誉为“东方橄榄球”的抢花炮等等、普米族、爬坡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成为黔东南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有侗族的“多耶舞”、佤族、德昂族。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芦笙会、纳西族。 黔东南素有“歌舞海洋”的美誉。这些节日集会是展现黔东南民族风情和灿烂文化的百花园、摔跤节。这里民风质朴,有合唱歌曲、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和首饰等、花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艺术价值,热情好客、独龙族、“三月三”歌节,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唱侗戏等等。美丽富饶的黔东南州居住着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仫佬、畲等民族。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高原豪放之气。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创造美好家园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庆典和娱乐活动,美不胜收的民族民间工艺和民居建筑,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苗岭高原风情画,成为黔东南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一年中有节日集会2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踩铜鼓、赛龙舟、玩龙灯、唱侗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芦笙会、爬坡节、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舟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节、摔跤节、林王节、“三月三”歌节、“二十坪”歌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这些节日集会是展现黔东南民族风情和灿烂文化的百花园。正月初三开始几乎都是在欢乐的海洋里,其中以正月十五人称为“芦笙圣地”的万潮镇马田村的芦笙会,和正月二十被列为游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甘囊香芦笙堂较为传统和热闹。 “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 黔东南素有“歌舞海洋”的美誉,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委婉动听、抒情优美的“游方歌”,还有质朴无华的“古歌”、“酒歌”、“大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侗族的歌大多旋律优美,曲调多样,犹如潺潺流水,有合唱歌曲,也有独唱歌曲,特别是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侗族“大歌”,以其古朴优美的曲调、独特的演唱方式享誉海内外。 黔东南的民族舞蹈多姿多彩,有动作刚劲有力、豪放潇洒,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和庄重的踩鼓舞,有纯朴活泼的芦笙舞,有侗族的“多耶舞”。这些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民族习俗紧密联系,与各民族的历史和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主要有苗族的“划龙船”和武术,侗族的被誉为“东方橄榄球”的抢花炮等等。 黔东南民族工艺美不胜收,有早在宋代就作为贡品的苗族蜡染和侗族的侗锦以及苗族侗族的刺绣、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和首饰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黔东南的民族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苗、侗、水、瑶、畲等民族的干栏式吊脚楼,土家族的衙院庄园,侗族的鼓楼、花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4,苗族婚俗的社会文化蕴意
苗族的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婚前都享有充分的社交自由,父母一般不干涉,每逢节庆、赶场的日子,他们便利用聚会的时机对唱情歌、谈情说爱、互诉衷情。这种婚前恋爱的方式在贵州黔东南称为“游方”。游方是黔东南一带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传统习俗。游方的地点除在每个村寨所设的固定的“游方坡”外,还可选在离村寨较远的河岸、挢头、田间或花木丛生、风景宜人的山谷去进行游方活动。但都得按照苗家的规矩,青年男女游方的地点必须在公开的地方进行。如果在隐蔽的地方进行这一活动,一旦被人发现,就会认为是不正当的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新婚当夜不同房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方后,如果双方情投意合,通常是互赠信物或立下山盟海誓,私下订婚。私下订婚的男女到了约定的婚期,男方就邀请几个伙伴到女方寨子“游方”,顺便将女子带回家中。按照习惯,新婚夫妇当夜不能同房,新娘要由男方的姑嫂陪伴过夜。第二天,男方托媒人携带礼物去女家提亲。如女方同意,便收下礼物,宴请媒人。随后,女方备一份与男方相等或稍多的礼物回赠男方。男方得知女方赞成这门亲事,便设宴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戚朋友。新婚后不落夫家过去,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在新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新娘结婚不久便回娘家居住。属于父母包办婚姻的新娘,在举行结婚仪式的当天或次日,即回娘家居住。住娘家的时间,未成年的早婚妇女一般是六七年,成年妇女一般为三四年。在此期间,仅仅在农忙和重大节日,或遇到夫家丧事时才可暂回夫家居住。苗族婚礼 接伞、祭祖、吃合欢酒、挑喜水、捉喜鱼等仪式。送亲人群要在大门外唱“拦门酒”和“牛角酒”歌。自由式婚姻新娘子在认亲后可回新郎家居住。古典式婚姻新娘子在婚礼结束后即回家居住,待到夫家有婚丧大事或农忙季节才到夫家小住几天,称“双边居住”。新娘第二次上夫家时,由兄弟、伯婶娘及嫂子等人抬糯米饭一挑,鱼数条,猪肉一腿陪同前往,夫家请众亲族来“吃客饭”,并逐户宴请客人。送客人时还要献飘带。新娘子住上十天半月后,夫家亦备同样的礼物送其回门,受同样礼同。数年后,新媳妇才到夫家正式落户。在未进行“模锅灶”仪式之前,新媳妇只能动一方家锅灶。苗族婚姻习俗地区差异较大,别具一格。天柱地区部分苗族出嫁之前夜有唱伴嫁歌习俗;榕江八开、丹寨排调一带部分苗族有以牛作为聘礼的;台江台农一带新郎在新娘子进家到婚礼结束这几天都不露面,白天照常上山干活,晚上到亲族家借宿。苗族婚姻关系中,夫妻不睦,双方均可提出离婚。一般是先提出离婚者向对方赔礼赔钱。男方提出离婚,除不得索回定亲的“你姜”外,还必须付给女方一笔“陪礼一”。女方提出离婚,必须付给男方相当于定亲时“你姜”和婚礼费用的总值。此后,男婚女嫁,互不干涉。过去离婚都是经过寨老们调解无效后,将一竹片刻上花纹,从中划破给男女双方为证。现在,离婚大多经过政府和司法机关裁定。苗族寡妇可再嫁,鳏夫可续弦。兄死弟未婚者,可以要求嫂子转房或实行“小叔填房”,有的地区还允许兄纳弟妇,但要双方同意,不是重婚。榕江一带在决定转房后,必须向女方舅舅送一定数量的钱或牛作聘礼。没有实行转房或填房的年轻未生子女的寡妇,一般多自行改嫁。改嫁时,新夫可以不开“你姜”。有子女而夫家又无人抚养的,一般多跟随母亲,男孩长大以后可回生父家继承产业,女孩也可以继父家出嫁。寡妇从亡夫家改嫁时,须在夜间从**出走,此后不再跨进原夫家门。年轻或中年丧偶的男子,不论有无子女均可续弦。有些地区习俗规定,妻子死后三年才能再娶,如不满三年再婚的,须给亡妻兄弟三十三元钱。苗族婚礼苗族婚俗,一般在族内异姓通婚,不和其他民族通婚,男女青年在恋爱、婚姻问题上一般比较自由,但又多由父母包办。建国后,已发展为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成婚为主。 婚姻一般有恋爱、提亲、定婚和举行婚礼等仪式。苗族青年男女通常通过自己参加采花山、跳月等节日、喜 庆活动,在欢歌狂舞中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当双方关系确定真 诚相爱后,请媒人向双方父母求亲,并协商定男方向女方送的 聘礼数目,并带酒肉给女方姑舅亲友吃,就算已定婚。依男方 情况,便择吉日举行婚礼。结婚那天清早,新郎便由一个陪郎伴送,视路程远近,或骑马、或徒步到女方家娶亲,若路程较远的那则要提前三至五天去接亲,并要请人或由新郎家人翻山越岭邀朋约发前来参加婚庆。居住在巍山县境内的苗族,因人口少,联姻往往出县,因此举行婚礼的时间视女方家和亲戚远近而定,一般为三天, 即第一天为接新娘,第二天返回,第三天送客,当地人称为 “谢客人”。苗族人举行婚礼这天,也就是正喜日,全村寨的人沉浸在 一派欢乐的喜气中,男方家不仅要摆下酒席招待四方客人和全寨老少,还要请歌手们来演唱婚礼仪式歌和生产、生活、人情 世故等风俗歌,使婚礼在欢歌和祝福声中进行。晚上,全村寨 的男女老少和外来的宾客
5,贵州平坝订婚的习俗是什么样的
一、饮食、服饰 1、饮食: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苗族,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山地居多,主产杂粮,主食玉米、小麦、高梁、马铃薯等,食用大米较少。 肉食,以猪、牛肉为主、其它动物或野兽次之。平时自己多吃蔬菜少吃肉,偶有人客到来,杀鸡宰鸭并酒肉相待。 苗族性情忠厚、豪爽、爱客,一般人家,平时都储备腊肉、腌肉、香肠、血豆腐等。 苗族饮料是烧酒,主要用高粱或玉米酿制而成。 2、服饰:本支系苗族所穿服装分为上装、下装和外装,做工精细,图案多样独特,蜡染剌绣,雕龙画虎、穿花剌鱼,清晰美观,给人一种自然美的享受,显示一种气势不凡的魄力。 上装:袖长,身短,上小下大,侧边分岔角,由白、青、黑几种布料裁数块缝成,花草置于手拐处和胸额领处,下腰围边处花式式样化。 下装:又称裙子,右边褶叠,又称百褶裙,意思是“百依百顺”。全裙图案各有别致,花色多样。蜡画剌绣图案多为荷花,鱼儿等。 外装:即背扇,原用来背小孩,现已作妆饰打伴,分蜡染和剌绣两种,图案多为直线形、动物形和植物形等。 二、婚礼习俗 苗族家庭是一夫一妻制,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表现本支系民族文化现象的婚礼习俗,至今仍完整的继承下来。缔结婚姻大至经历恋爱、提亲、定婚、结婚四个阶段。 1、恋爱。本支系苗族历来有自由恋爱的传统,主要以“玩月亮”、“跳花”、“跳场”等形式进行,也有亲戚朋友介绍认识恋爱的。“玩月亮” “跳花”和“跳场”是未婚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2、提亲,也叫说亲。提亲时间宜选在正、二月间或秋收后。苗家婚事一般忌雷雨,谈婚论嫁遇雷雨不吉利,古历二月前和秋收后没有雷雨或者少有。提亲时男方请熟悉对方且夫妻双全有威信的人做媒。提亲要三次才能成功,但成功已否,第二次基本有底。 3、订婚。又称“吃鸡酒”,订婚是男女青年双方正式确定未婚关系所举行的一种仪式,程序并不复杂。男方家择好吉日,请两个熟悉订婚礼规的长者携未婚女婿和一名小伙子带上12斤酒,12斤糖,12斤葵花及彩礼钱一同前往女方家,一般情况下媒人也跟着去。媒人提前十天左右告知女方家,女方家简单作些准备,男方客人到后,女方家把舅家、叔伯、弟兄、姨妈、姊妹、寨邻长老请来作陪。设宴招待,次日返程。 4、结婚。一般是经下列几道程序: 送婚期:男方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冬腊月择个良辰吉日,或是把“国庆”“元旦”佳节作为结婚日子,开成期单,或由媒人口头提前一两个月前往女方家送日子。接亲:接亲那天媒人不去,由新郎及年长的一主事人、伴郎,接亲女(未婚)和其他几个帮忙的年轻人,共八至十人,带上一对杀好的鸡(公母各一个),称“避邪鸡”,带在路上能镇住一切邪魔,到女方家就作招待客人。 发亲、送亲:发亲时,女方家打发一位姑娘作伴娘,一位小伙作新娘的哥或弟,跟新郎、伴郎和接亲女于凌晨先走。出门时,不能让孕妇看见。新娘要打一把红伞、胸前背后分别挂一块镜子以避邪。来到家门口时,男方家一年长者提着一只大公鸡在新娘头上绕三圈,口中念着护吉去凶词,然后进门,送亲客和其他接亲的人到天亮后,才开始启程。送亲客要带一套新娘的精致服饰于后,同时也要杀一对“避邪鸡”带起来。送亲客一般不少于三桌人,不管多少,他们中,首先要选一对老一点儿女齐全(命好)的夫妇作为长辈,代表父母,也是送亲客主事人,选一对年轻夫妻作长哥长嫂,其余的已婚者要夫妻双全,未婚不论,避寡妇、孕妇送亲。快到男方寨子时,新娘、伴娘和接亲女早已来到寨外路口等候送亲客带精致衣裙换装。换完装,大家排成一行缓步向新郎家走去。送亲的人进出三天。男方家也要杀一对“避邪鸡”给送亲客带走。当送亲客回转上路时,新娘会很伤心地边送边哭,说是要哭才能吉祥。再说从今以后新娘离开了父母生活,挂劝落泪,这也是情理之事。这时,送亲客中的哥嫂们手头方便,每人给新娘十来块钱,以堵眼泪,劝其止步。 回门。新婚第三天。新郎约一伴郎一起送新娘回娘家住三天,称为回门。回门时,新郎要打一两斗糯米粑,压成块,每块有筛子大,主要送给岳父母、叔伯及哥嫂。进家,新郎和伴郎要给岳父母跪拜三叩头。这时如果有嫂子和姐妹们在场,叩头完就要起快点,不然会被她们上前压住嗑地取笑。在娘家的三天,叔伯哥嫂们都要备好吃的招待姑娘和女婿,转回时每家都打发新郎伴郎钱。多的100把元,少的50来元,以示对新女婿的关爱。到此新郎新娘的婚事圆满结束,两人下步的事情则是打算如何苦创家业了。 三、传统节日 1、四月八:“四月八”(农历)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苗族领袖祝迪龙领导群众抗击来犯之敌,在争夺“格鲁格桑”战斗中阵亡而举行的。当地苗族同胞每年到“四月八”,家家户户杀鸡、打糍粑等过传统节日。 2、跳花 跳花是苗族规模大、历史久、民族色彩浓的佳节。跳花的时间普遍在正月间,跳花场地设于山坡草坪,适当宽阔,由当地有名望的人担任场主,居时场主带领人去栽花树,花树一年一易。若有久不生子之家要求迎接花树,经场主同意,可在跳花结束之日将花树抬走,次年另栽。而“接花树”的人要宴请宾客。跳花开始,男女盛装,在花场上,男女青年吹着芦笙围绕花树起舞。花场也是他们公开社交、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场合在贵州,除了传统的汉人外,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因此对于结婚,他们有着传统的婚俗,也有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结婚风俗。 (之二) 贵州苗族婚俗 新婚当夜不同房 按照习俗,新婚夫妇当夜不能同房,新娘要由男方的姑嫂陪伴过夜,第二天,男方托媒人携带礼物去女家提亲。如女方同意,便收下礼物,宴请媒人,随后,女方备一份与男方相等或稍多的礼物回赠男方。男方得知女方赞成这门亲事,便设宴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戚朋友。 新婚后不落夫家 过去,黔东南、黔西南地区的苗族在新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新娘结婚不久便回娘家居住。属于父母包办婚姻的新娘,在举行结婚仪式的当天或次日,即回娘家居住,三到七年不等。在此期间,仅仅在农忙和重大节日或遇到夫家丧事时才可暂回夫家居住。贵州侗族婚俗 在我国侗族部分地区有“夜娶”、“夜嫁”的习俗,娶亲一般都是深夜。男家三十多人的迎亲队伍,除吹鼓手外,每人举一个松明火把,活像一条翻腾跳跃的火龙。迎亲队伍到达新娘团寨要经过一道“歌卡”,即对歌。一盘一对应如流,方许进去接出新娘。苗族家庭是一夫一妻制,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表现本支系民族文化现象的婚礼习俗,至今仍完整的继承下来。缔结婚姻大至经历恋爱、提亲、定婚、结婚四个阶段。 1、恋爱。本支系苗族历来有自由恋爱的传统,主要以“玩月亮”、“跳花”、“跳场”等形式进行,也有亲戚朋友介绍认识恋爱的。“玩月亮” “跳花”和“跳场”是未婚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2、提亲,也叫说亲。提亲时间宜选在正、二月间或秋收后。苗家婚事一般忌雷雨,谈婚论嫁遇雷雨不吉利,古历二月前和秋收后没有雷雨或者少有。提亲时男方请熟悉对方且夫妻双全有威信的人做媒。提亲要三次才能成功,但成功已否,第二次基本有底。 3、订婚。又称“吃鸡酒”,订婚是男女青年双方正式确定未婚关系所举行的一种仪式,程序并不复杂。男方家择好吉日,请两个熟悉订婚礼规的长者携未婚女婿和一名小伙子带上12斤酒,12斤糖,12斤葵花及彩礼钱一同前往女方家,一般情况下媒人也跟着去。媒人提前十天左右告知女方家,女方家简单作些准备,男方客人到后,女方家把舅家、叔伯、弟兄、姨妈、姊妹、寨邻长老请来作陪。设宴招待,次日返程。 4、结婚。一般是经下列几道程序: 送婚期:男方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冬腊月择个良辰吉日,或是把“国庆”“元旦”佳节作为结婚日子,开成期单,或由媒人口头提前一两个月前往女方家送日子。 接亲:接亲那天媒人不去,由新郎及年长的一主事人、伴郎,接亲女(未婚)和其他几个帮忙的年轻人,共八至十人,带上一对杀好的鸡(公母各一个),称“避邪鸡”,带在路上能镇住一切邪魔,到女方家就作招待客人。 发亲、送亲:发亲时,女方家打发一位姑娘作伴娘,一位小伙作新娘的哥或弟,跟新郎、伴郎和接亲女于凌晨先走。出门时,不能让孕妇看见。新娘要打一把红伞、胸前背后分别挂一块镜子以避邪。来到家门口时,男方家一年长者提着一只大公鸡在新娘头上绕三圈,口中念着护吉去凶词,然后进门,送亲客和其他接亲的人到天亮后,才开始启程。送亲客要带一套新娘的精致服饰于后,同时也要杀一对“避邪鸡”带起来。送亲客一般不少于三桌人,不管多少,他们中,首先要选一对老一点儿女齐全(命好)的夫妇作为长辈,代表父母,也是送亲客主事人,选一对年轻夫妻作长哥长嫂,其余的已婚者要夫妻双全,未婚不论,避寡妇、孕妇送亲。快到男方寨子时,新娘、伴娘和接亲女早已来到寨外路口等候送亲客带精致衣裙换装。换完装,大家排成一行缓步向新郎家走去。 送亲的人进出三天。男方家也要杀一对“避邪鸡”给送亲客带走。当送亲客回转上路时,新娘会很伤心地边送边哭,说是要哭才能吉祥。再说从今以后新娘离开了父母生活,挂劝落泪,这也是情理之事。这时,送亲客中的哥嫂们手头方便,每人给新娘十来块钱,以堵眼泪,劝其止步。 回门。新婚第三天。新郎约一伴郎一起送新娘回娘家住三天,称为回门。回门时,新郎要打一两斗糯米粑,压成块,每块有筛子大,主要送给岳父母、叔伯及哥嫂。进家,新郎和伴郎要给岳父母跪拜三叩头。这时如果有嫂子和姐妹们在场,叩头完就要起快点,不然会被她们上前压住嗑地取笑。在娘家的三天,叔伯哥嫂们都要备好吃的招待姑娘和女婿,转回时每家都打发新郎伴郎钱。多的100把元,少的50来元,以示对新女婿的关爱。到此新郎新娘的婚事圆满结束,两人下步的事情则是打算如何苦创家业了。
文章TAG:
黔东南 东南 结婚 风俗 黔东南结婚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