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家族有什么样的结婚习俗

土家族与其他民族是不同的,土家族女孩出嫁要哭嫁,表现的是土女孩在出嫁前特别舍不得父母、兄妹等亲戚的一种情感,同时在封建社会里,女孩子在出嫁前是不知道自己的老公是谁的,心里很迷茫的一种状态而表现的担忧。
再去新郎家的路上,半路会有陌生人拦下新娘新郎的车,往他们脸上摸上黑色的脏东西。

土家族有什么样的结婚习俗

2,湖北土家族婚俗有什么

在神农架各民族中,土家族的婚俗别具一格,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识产生爱情后,便以“歌为媒、鞋定情”的方式来订终身。   在热恋的过程中,土家儿女不像其他民族青年男女把爱情藏在心底,羞于启齿,而是把自己内心的感情通过情歌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郎有心来姐有意,哪怕你锁在箱子里。只要情姐待我好,我连箱子背起跑。”而双方的父母对儿女私情也是比较开通的,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养女只当端碗油,爹妈操心不到头,何必填沟来堵水,天上下雨地下流。”   青年男女选择对象时,不仅仅只是注重貌,更重要的是注重人品。“砍柴要砍枝子开,恋姐要恋人品乖,人品乖来计策好,抓得拢来耍得开,隔山叫出点子来。”   当男女双方正式确定关系后,就开始准备婚事。婚娶一般有下列几个过程:   求婚: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求婚,媒人自备伞一把,表示团圆,并从男方家带一些礼品,到女家,若女方家收下,就表示同意这门婚事,否则就表示拒绝。   认亲:女方同意男方的求婚后,男方就备丰厚了礼品到女方取“八字”。女方将生庚时辰告诉男方,表示这门婚事已经确定。   辞年、拜年:订婚的当年不能成亲,须隔年后才能结婚,这表示婚姻之长,能白头偕老,因此,到了年前、前后,男方要送礼物到女方家去辞、拜年。女方做1--2双布鞋或鞋垫和其它礼物一起作回礼。   择期:婚前由男方选择结婚的日子,一般根据双方的生辰八字选择吉日,并再送些礼物到女方家将佳期告诉对方。   哭嫁:新娘出嫁时要哭嫁。一般情况下,土家姑娘在十一二岁时就开始学哭嫁。在出嫁半月之前,由“伴嫁”相陪哭嫁。娶亲的前一天,女家请邻居少女 9人,加上新娘共10人,待新娘拜罢祖先后,在堂屋围席而坐,置酒席相陪而哭,称之为“陪十姊妹”。席间互歌,倾述别离之情、父母养育之恩等。“三根青线般般长,舍不得姊妹舍不得娘,舍不得娘来同路走,舍不得姊妹同伴玩,要得相会难上难”。   迎亲:到了娶亲这一天,男方组织迎亲队伍去接新娘,迎亲队伍未到新娘家之前,新娘家紧紧把门关上,门外伫立着新娘的亲戚朋友,并事先安排好能说会道的“拦门倌”。男方迎亲队伍一到新娘门前,就点燃鞭炮,吹吹打打,喜庆一番,待行过“拦门礼”之后,行礼先生就得与拦门倌你来我往来地说起“四言八名”,以示吉利。礼毕,女方才敞开门让路。新娘举行离别祖宗、父母、亲属仪式后,要由娘家的哥嫂或弟妹慢步背出闺房,没有哥嫂弟妹的要由叔叔姑姑背。新娘穿过堂屋中间,在事先安排的升、斗或豆腐箱上留下一双清晰端正的脚印,然后在大门外给新娘换上一双绣花鞋,这时新娘就可以双脚落地,开步启程。   启程:新娘启程时,由迎亲的圆亲娘娘(由女方家族中选出来的儿女双全、夫妇健在的聪明贤惠的女人)带领,此时笛声四起,唢呐齐鸣。娘家的执事督倌就会把早已准备好的火把点燃,向新娘四周抛去,洒下满天的火花,意味着新娘的未来光明灿烂,烟火不断。然后又由路督倌将两把用红纸包着的筷子向新娘左右掷去,可是谁也不去捡它,这意味着新娘到婆家后,将永远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路督倌边掷边唱:“脚踏金斗四角方,手拿金筷十六双,前头八双跟我去,后头八双给兄弟,多多进些柴和米。”   新娘上路,打露水伞,穿露水衣。露水伞是制作精致的油花纸伞,不论天晴下雨都要打着,不只是遮阳光雨露,主要是为了遮羞。露水衣是丝绸的八幅罗裙,右开胸,大袖大摆,大裤脚,上下都镶花边。新娘沿途被一群送亲的姑娘簇拥着,上下遮掩,人们就花团锦簇,眼花缭乱,要想看到新娘的芳容,是相当困难的。新娘的亲朋好友当行至新郎家一段路程后,新郎家在途中设“茅宴席”宴请他们,送亲蹲在路边用茶后,就各自散去,新郎新娘再继续前行。   宴亲:新娘到男家时,不直接进门,由方士念颂祝文:“祝回女家宅神。”念毕新娘才进门。相传回神是表示新娘在女方诸神的护送下,已平安到达,若让女方之神继续留在男家,恐安顿不周而闹出乱子,所以将护女之神早点打发回去,由于土家人尊白虎为家神,所以又称“避白虎”。   婚礼仪式之后,男方则大开酒筵,通宵达旦,男方还要向亲友送与新娘姓名、号名的木匾“拜号”然后“升匾”,并设筵堂中,择男九人和新郎为“十兄弟”,或曰“伴郎”。据《长乐县志卷十二·风俗》载:男子命字,俗称职号,多用木漆木匾金字迎亲,前日戚友鼓乐送至,冠父率新郎拜领,谓之拜号匾。长匾后,设筵堂中,择童子九人合新郎而十,曰陪十兄弟,亦曰伴郎,且呼新婚者为新科状元。如行酒令”:   一对凤凰飞出村 一对喜鹊随后跟 凤凰喊叫花结果 花果团圆万万年   夺床:新郎跨进婆家大门时,要用脚把婆家大门槛猛蹬一下,以示自己来到婆家。在新郎新郎拜天地后,要尽快站起来,直奔新房,看谁先坐在床上,称“夺床”。谁先夺床,表示谁将会是今后生活中家庭的主人,即谁在家里的权力大。坐床的规矩是男左女右,床以正中为界,不能超越。但有心计的姑娘常常坐在界线上,这时新郎也不让步,尽量把新娘挤到界外去。双方互不相让,难分难解。这时若新郎猛一下揭开新娘盖头,新娘不由嫣然一笑,夺床随之告终。   省亲:婚后3天,新娘即偕同夫婿回娘家省亲,谓之“回门”,不论路途远近,都要当天赶回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湖北土家族婚俗有什么

3,土家族婚 俗

哭 嫁 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 哭嫁,源于妇女婚姻之不自由,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今天,婚姻自由了。土家族姑娘在结婚时也还要哭嫁,但现在的哭嫁仅是一种仪式罢了。 哭嫁歌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习俗民歌。姑娘在出嫁前一个月里,要唱《哭嫁歌》,用歌声来诉说土家族妇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运和对自己亲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按照习俗,姑娘要哭唱七天到半月,最多的要哭唱一个月,直哭得声音嘶哑仍不停哭。 《哭嫁歌》的哭唱形式程序则根据出嫁的进程来划分的,分为:“一人哭唱”和“两人哭唱” 和“哭团圆”三种形式,“一人哭唱”即姑娘哭泣诉自己的命运、哭唱祖宗、父母的养育恩情、兄嫂姐妹的情谊、以及哭诉封建婚姻和媒人的可恶可恨的欺骗行径等。如“哭父”: 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为我苦费心, 爹的恩情说不尽,提起话头言难尽。 一怕我们受饥饿,二怕我们生疾病; 三怕穿戴比人丑,披星戴月费苦心。 四怕我们无文化,送进学堂把书念, 把你女儿养成人,花钱费米恩情深。 一尺五寸把女盘,只差拿来口中衔; 艰苦岁月费时日,挨冻受饿费心肠! 女儿错为菜子命,枉自父母费苦心; 我今离别父母去,内心难过泪淋淋! 为女不得孝双亲,难把父母到终身; 水里点灯灯不明,空来世间枉为人! “两人哭泣”称为“姊妹哭”,即是由出嫁姑娘先哭唱,陪哭人在一旁劝慰哭唱,从句尾插入,两人哭唱一起一落(也有二人对哭唱的)自然地形成摹仿式多声部音乐。寨里的亲友每晚都要来陪哭,非亲非友的少女们也互相邀约,成群结队来“打坡”(土家语,即参加学哭嫁),如姐妹对哭唱: 姐:“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根又同丫; 今朝姊妹要分离,离开绣楼好孤单! 妹:“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父又同娘; 今朝姐妹要离开,难舍难分情难断! 姐:“梭罗树来台对台,我姐心里难宽怀; 丢你妹妹婆家去,逢年过节又才来! 妹:“梭罗树来台以台,望姐心里多宽怀, 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诲记心怀! “哭团圆”又叫“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独特形式。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在新娘的闺房围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称陪十姊妹歌。 十姊妹围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十摆”,新娘哭“一 摆”,厨师在桌上摆一样菜,摆完后,其余九姊妹轮次哭,最后又由新娘哭“十收”,厨师再一样一样将酒菜收进,菜收完, 陪十姊妹活动即告结束。 哭嫁的歌词内容很多,“十摆”、“十收”有哭祖宗之德, 爹娘之恩,姐妹之谊,兄嫂之贤,故土之情等等,有时也骂媒人。陪哭多是难分难舍的缠绵之词。音律多用七宇八句的顺口溜,如“爹娘恩德比天地,哺育教养心操碎,树欲静而风不息,恩德未报就别离。远望故里盼归期,归来又能住几时?门前小河长流水,女儿眼泪长长滴。” 《哭嫁歌》的音乐结构属“联曲体”结构,是一个较长的乐段的多次反复,在反复哭泣唱的过程中,由于唱词变化,旋律也随之略有变化,但旋律的基音及终止音保持不变,每句旋律均由高音级进下降,旋律中装饰音运用较多,在句尾时常加进呜咽与抽泣声,以表现妇女悲痛压抑的情绪。 《哭嫁歌》的音乐形成固曲牌,哭唱词形成固定篇章,内容极为丰富,语言精炼质朴,一般五字句、七字句结构为多,押韵上口,通俗明快,易于传唱。根据出嫁程序哭唱有“哭父”、“哭母”、“哭兄嫂”、“哭姐妹”、“哭弟弟”、“哭叔伯”、“哭舅父”、“哭外祖”、“哭媒人”、“哭辞别祖宗”、“哭梳装”、“哭吃离娘饭”、“哭穿露水衣”、“哭上轿”、“哭众客人”、“哭安席”等,是一部较为系统的土家族妇女血泪史,也是一部揭露封建买办婚姻制度的控诉书。 还骨种 土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又称“还骨种”,在土家族中比较普遍,有“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之说。 填房婚 填房婚,是指兄亡收嫂、弟亡圆房之俗,这是一种强迫婚姻,建国后被强令禁止。 同姓婚规 土家族在同姓为婚的问题上十分谨慎,仅限于同姓不同宗或五服以外的通婚,五服以内通婚为大逆。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即使是符合土家婚规的同姓婚姻,也还是不能为大多数土家人认同。 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是比较自由的,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即可结为夫妻。在恩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习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自由恋爱,结为终身伴侣。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包办婚姻,清乾隆《鹤峰县志》载:“至于选婿,由祖父母、父母主持,不必问女子愿否。如女子无耻,口称不愿,不妨依法决罚,一与聘定,终身莫改。” 其 它 土家族在改土归流前,有“背婚”之俗,即新娘由其亲属背负到男方;改土归流以后,新娘由其亲属背到大门,然后坐轿或步行。无论坐轿或步行,都要穿露水衣。 土家族迎亲时的拦门礼独具特色。土家族青年男女结婚时,男女双方各请一位能说会道的人当总管,男方总管(也称路督管)率领迎亲队伍到女方迎亲,女方要在大门外摆一张桌子,双方总管对歌或对白。如果男方总管唱嬴了或讲嬴了,就把桌子搬开,让他进大门;如果男方总管唱输了或讲输了,则要从桌子下面爬过去。 土家族新郎、新娘拜堂以后,双方要同奔洞方,抢坐新床,俗称“夺床”。其坐床习惯通常是男左女右,以床的中线为界。有心计的新娘,常抢坐在床的中线上,以象征未来在家庭中地位。新郎亦不甘示弱,尽量把新娘挤到线外,彼此互不相让,直到新郎把新娘的盖头揭开后,新娘嫣然而笑,夺床就此结束,然后夫妻共饮交杯酒。 土家族青年男女婚后三日回娘家,俗称“回门”,一般当日返回。
你好!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为我苦费心, 爹的恩情说不尽,提起话头言难尽。 一怕我们受饥饿,二怕我们生疾病; 三怕穿戴比人丑,披星戴月费苦心。 四怕我们无文化,送进学堂把书念, 把你女儿养成人,花钱费米恩情深。 一尺五寸把女盘,只差拿来口中衔; 艰苦岁月费时日,挨冻受饿费心肠! 女儿错为菜子命,枉自父母费苦心; 我今离别父母去,内心难过泪淋淋!
哭嫁

土家族婚 俗


文章TAG:土家族婚俗土家族  家族  婚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