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安徒生有结婚吗

安徒生,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自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在婚姻方面,终生未婚!
安徒生没有结婚,父母离婚,跟着父亲,后又因母亲改嫁而过的像孤儿一样的生活,他看透了人世冷暖,又因自己的曾经的经历有点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那些要交往的女孩,所以没结婚
没有,在文化上,他牺牲了爱情
安徒生没结婚
没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一生未结婚。在临终前不久,安徒生曾对一位年轻作家说:“我为自己的童话付出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可估量的代价。为了童话,我拒绝了自己的幸福,并且错过了这样的一段时间,那时,尽管想象是怎样有力、如何光辉,它还是应该让位给现实的。”安徒生自己认为,他之所以屡次恋爱而不成功,一是因为相貌丑,二是因为穷。他多次在日记和书信中说过“由于我长得丑并且将永远贫穷,谁也不会愿意嫁给我”“如果我长得漂亮,或者有钱,又有一小间像样的办公室,那我就会结婚成家”等意思相同的话。有些安徒生研究者认为,除以上两个原因之外,“他性格中根深蒂固的自卑感使他不可能与异性建立起恋爱关系,无论合法还是非法的”。安徒生的自传写于27岁,书中提到的“对超过20岁的女孩总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厌恶感,和她们在一起,我真的会发抖”应该是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事。可是成年以后,他潜意识里那个“一切成年女人的肉体的替代物——可怕的裸体疯女人”的记忆仍然存在,并且成为他惧怕和任何女人进行肉体接触的强大的无意识力量。这才是安徒生恋爱总也不成功的真正原因——在追求女人的同时,他又总是下意识地躲避女人。

安徒生有结婚吗

2,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的故事的书籍

林徽因和徐志摩都有诗集的,不同版本的应该不一样,比较详细的应该会有介绍,这三个男的都爱慕林,分别是丈夫,挚友,初恋,徐志摩是梁启超的爱徒,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儿子,徐志摩后来和陆小曼结婚,请梁启超当证婚人,梁启超非常不客气的贬了徐,自此关系一落千丈,(当然,三尺非一日之寒),林徽因和梁思成可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林在梁、徐之间有过徘徊,但是最终选择了梁,而金岳霖可谓是近代有名的痴情种,一生钟爱,终身未娶,与林梁夫妻二人做了一辈子的朋友。
作为梁启超的大公子 梁思成是1949年后中国建筑学的奠基人 当代最著名的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就是由梁思成创办的 而林徽因出身名门 父亲林长民 著名主治家学者 林从小聪明伶俐 博览群书 见多识广 对问题有独特的看法 林在学术上 甚至于梁思成不相上下 中国国徽 人民英雄纪念碑 都是她所设计 梁思成什么事 都想找林徽因说说 连梁思成的父亲都对这个女子爱护有加 徐志摩出身望族 按现在的说法是资本家家庭 他父亲徐申如是浙江硖山镇巨富,经营银行,是有名的银行家 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有很多的情感纠葛 但是我想 一个女人愿意托付终生的男人 她一定是喜欢他的 林徽因14岁与梁思成相识 他们又都喜欢建筑学 家庭的背景以及教养使她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在浪漫云游的诗人与未来脚踏实地的建筑学家之间 她选择脚踏实地的那个 在享受即时的虚荣与追求学问理想之间 她选择学业和理想 她很清楚 “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 我想她应该是爱他的 但不排除她对徐志摩的情感 毕竟徐志摩一定比梁思成要懂得浪漫 他们也拥有一定的经历 可喜欢不是爱 至于她的文字 不是适合所有人 而且建议你多了解她的一些生平事迹 时代背景对阅读有帮助
1+1=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白落梅写的,林徽因的传记,里面有很多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的内容

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的故事的书籍

3,白衣天使的作者还有怎样的故事

主要讲的是南丁格尔做护士一生的事情改变了世界对护士的看法,从而产生了南丁格尔护士奖,为的是表彰对护士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白 衣 天 使到医院看病,除了接触医生,还要接触护士,特别是住院治疗的时候,接触护士更多了。医生给病人诊断病情,确定治疗方案,护士遵照医生的嘱咐给病人量体温、打针、吃药、包扎伤口,随时护理病人。护士以她们特有的爱心、微笑和科学的护理方法,帮助病人康复,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以往在医院里是没有专门的护士这一职业的,大约一百五十年前才设立了现代护理专业,培养专业护士,这一专业的创始人是南丁格尔。南丁格尔是英国人,1820年出生于意大利。她家境优裕,受过良好的教育。她的父母希望她发展文学、音乐方面的才能,跻身上流社会,而她对此却兴致淡薄。她在日记中写道:“摆在我面前的道路有三条:一是成为文学家;二是结婚当主妇;三是当护士。”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选择了第三条道路。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开始时,英军医疗救护条件非常低劣,伤员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二。报纸披露了这些事实,国内哗然。南丁格尔主动申请担任伤员的护理工作,率领三十八名护士奔赴前线,独自开拓现代战地护理事业。对于一位女性而言,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因为当时英国舆论一直反对在医院,特别是在战地医院中有女护士出现。有一次,南丁格尔正在一边给伤员换药,一边安慰着他,伤员感动得流下了泪水。这时,有一位少校军官进来了,把南丁格尔叫了出去,带着满脸不屑的神情对她说:“高贵的小姐,你还是回伦敦去吧!你就是把这些伤员护理好了,他们也不能上战场了。”“为什么?”南丁格尔不解地问。“你想一想,一个动不动就流眼泪的人,能冲锋陷阵吗?你和你的同伴把他们娇宠坏了!”“不!”南丁格尔直视着少校的眼睛说,“在我的眼里,他们是人,是兄弟,他们受伤了,他们应该得到护理和安慰。”少校还想说什么,南丁格尔表情严肃地说:“对不起,少校先生,我现在没有时间和你讨论这个问题。”说完,她转过身向病房走去。南丁格尔建立了护士巡视制度,每天夜晚她总要提着风灯巡视病房,一夜间巡视的路程有七公里。每当她手持风灯走过长街,身影所到,士兵们以亲吻她的身影来表示自己的崇高敬意,并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在南丁格尔的努力下,病房的条件大大改善,半年的时间里,伤员的死亡率下降至百分之二。许多伤员康复后,还不忘南丁格尔,他们把南丁格尔在医院的业绩编成诗歌,印成小册子。五十年后,士兵们重逢时还在一起朗诵。与南丁格尔同时代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对南丁格尔的勇敢和献身精神十分感动和敬佩,写下两篇热情的通讯,分别刊载在德国的《新奥德报》和美国的《纽约论坛报》上。

白衣天使的作者还有怎样的故事

4,南丁格尔的资料

洛芬伦斯·南丁格尔( Florence Nightingale 1820 - 1910 ),英国女护士,基督徒,欧美近代护理学和护士教育创始人之一。   父母疼爱南丁格尔,让她接受最高水平的教育,竭尽全力培养她。她从幼年起,接受文法、作文教育自不待说,她还学习了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以及希腊语等多种语言。而且,对数学、哲学、历史、音乐、绘画及手工艺等进行了广泛的学习钻研。当时的勤奋和努力为她打下良好基础,使她在后来留下大量著作。由此可知,年轻时代的辛劳、用功,必定在日后起作用。绝对不要忽视这一点。总之,从优越的环境、教养来看,可以说她的未来人生必定获得幸福。按当时的社会常识来看,她的前途只有过那种高雅华贵的社交生活,做一个人人羡慕的窃窕淑女。然而,她没有选择这条道路。她非常聪明,一定意识到在那华贵之中总是夹杂着凄凉和空虚吧。 “独立女性”的先驱  南丁格尔三十一岁时,在家庭和周围人不理解和反对之中,进入德国凯撒斯劳滕的护士学校,迈出了当护士的第一步。她的真正的护士生涯,实际是从三十三岁开始的。如同世上众多伟人一样,对她来说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也是个充满暴风雨的时期,是为她以后飞跃前进作准备,并对她进行考验的年代。她自三十岁以后,开始向自己的人生课题挑战。构筑具有自己特色的人生是与年龄无关的。而且伟大的人生没有男女之别。一旦发现并认识到深藏于自己内心的伟大使命,即便是三十岁开始新的挑战也决不为迟。南丁格尔就是最好的例证。她在日记中说:“我脑海中充满有关人间痛苦的思索……。”她的心没有停留于自己的事,而是深入到广大的人类爱的世界中。结果,她把一生奉献给护士这一天职,一直过着独身生活。我并不是规劝女性过独身生活。但是任意将他人与自己作比,或者陷进所谓“华丽婚姻”这种表面幸福观中,失去正确的人生前途,则不能不说是很可悲的事。社会上有些人年轻时就举行豪华的结婚仪式,开始新的生活,不久步入家庭,生儿育女,到三十岁以后,便疲于现实生活劳累,失去希望和进取心。这种类型在社会上大有人在。当我目睹有的女性没有发挥自己原有的力量,而虚度年华时,不胜遗憾。无论是男性或者女性,最重要的是毫无遗恨地发挥出自己的力量,为自己负有的使命而奋斗终生。并且不应依靠别人来生活,而是在自食其力过程中,去开辟真正的欢快和永存的幸福之路。   南丁格尔曾在一封信中说:“人生就是斗争,是一场同歪风邪气的搏斗。”(《另一个南丁格尔》,吉冈修郎著,医学书院版)她一生中通过激烈“斗争”,改善医院条件,把护士从“丧失品格的女人”升华为“天使”。这是人类精神上的一个大变革。这一变革竟是一名女性完成的。这一事实最清楚地表明“一个人”的力量该有多么巨大!推动一桩伟大事业前进,最终关联到“一个人”的成长。男性也好,女性也好,就看你是否能成为这“一个人”。况且,南丁格尔所生活的十九世纪,全社会都想把女性的生活方式限定在一个方向,这种势力,当时依然十分顽强。而她作为一个女性,在那种时代却完成了如此伟大的事业。她的气魄和热情确实值得敬佩。她在初期著作《致凯撒斯劳滕学园》一书的开场白中这样写道:“有一句老话说:十九世纪一定会成为女性的世纪。然而(中略),它并未成为女性世纪,这怨谁呢?不是男人的责任。因为没有哪个时代像这个世纪那样,女性不仅拥有充分开发自己能力的自由,而且还获得了这种机会,我觉得对女性来说,这是最好的一个时代。”

5,黄月英生前有什么是体现她的才能的事迹

黄月英,即黄承彦之女也。容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韬略近于诸书无所不晓,武侯(诸葛亮)在襄阳(现襄阳古统称为南阳郡)时闻其贤,迎娶黄月英。诸葛亮所学,很多是由黄月英所授。诸葛亮死后,黄月英也很快病逝,临终以“忠孝”勉励其子诸葛瞻。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相传是从黄月英的传授的技巧上发展出来。荆州一带的特产,相传部分也由黄月英所制造或发明。现今襄阳一带,还可以听到很多关于诸葛亮与黄月英的动人传说。
黄月英好像很会发明东西,木牛流马不说了,还发明了会做饺子和大饼的robert,超级强悍啊。 所以工神配她当之无愧,如果实在要选个人再配工神,我感觉自有拿墨子出来对k了,或者鲁班。传说中的诸葛夫人,是个牛人 只是,为嘛诸葛后人都不牛了呢?诸葛的崽好像守小刘的时候被人随便就挑了,不大有他老子的风范啊
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相传就是从黄月英的传授的技巧上发展出来。提起木牛流马,还得从黄月英与诸葛亮的婚事谈起。黄月英是东汉末年沔名士黄承彦的独生女儿,受其父亲及其父辈们的耳濡目染,自幼熟读经史,多才多艺,是巾帼少有的奇女子,是世界上发明机器人的奠基者、创始人,还可以说是发明创造机器人的开山鼻祖。她发明创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曾使诸葛亮惊羡不已,连连称奇。诸葛亮对黄月英发明创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更是端详良久,细细揣摩,默记于心。  黄月英为了考察诸葛亮是否真有过目不忘的超人之才,在成亲的前一个月,请她父亲向诸葛亮提出了“三不”条件,即结婚时,一不坐轿,二不骑马,三不乘船。(船,隆中民间的旱船)。  这“三不”条件,确实让诸葛亮为难了一阵子,他想:不坐轿,不骑马,不乘船,难道叫新娘子步行?再说,我若让新娘子步行,岂不让人笑话,况且新娘子面子也过不去,这可叫人如何是好。这可真是件头疼的事。  眼看离腊月初八的婚期越来越近,诸葛亮坐卧不安,急得在院子里、山坡上团团转。想我堂堂男子汉、字孔明,真会被这件事难住?  有一天,诸葛亮坐在对面的棋山上,脚瞪一块石头,苦思冥想。突然听见山下有人惊叫:“牛惊了!牛惊了!”定睛一看,原来是山下拉碾子碾米的牛惊了,把碾盘中心的桩拉断了,牛拉着碾磙在地上跑。诸葛亮望着牛拉的碾磙发呆。猛地,他把自己后脑勺一拍,说道:“有了!”就往家里跑。原来,他想到若在碾磙上安个架子不就可以坐人了吗?于是,说干就干,他和书童就地取材,锯的锯,砍的砍,一连干了三天三夜。  腊月初八,是黄月英出嫁的日子,黄承彦的院里院外挤满了祝贺的客人,当然也不乏看热闹的人——看他黄家姑娘如何到婆家去,看他诸葛亮如何来娶新娘子。  快到晌午的时候,隆中附近的黄家山下,出现了一个彩色的影子,由小到大,越来越清楚。“接亲的来了!”随着这喊声,看热闹的人从黄家院子里涌出。取亲的队伍中,只见诸葛亮和书童一前一后坐在一个被红色布幔围着的“台子”上,在“台子”下,一边一个如同大碾盘一样的东西滚动着,前面有一个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拉着走,说它是轿子没人抬,说它是马却不是马,说它是船却在旱坡走。大家围上去看稀奇!有的摸摸这,有的摸摸那,还有的拍拍那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围着书童问这是啥东西?书童乐呵呵地对大家说:“这是我家先生为接新娘子而造的木牛流马!”  “哈哈!木牛流马,多新鲜的名字!”  诸葛亮娶亲用的“木牛流马”有两部分组成,后面是诸葛亮根据牛拉碾磙转发明的高轱辘车,前面是诸葛亮根据黄月英设计的木狗、木虎的原理,制造的木牛流马。  只见这木牛流马,一腹四足;头入领中,舌着如腹。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足,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脚,覆者为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鞍,摄者为牛轴。这木牛流马的机关在舌头,舌头一扭,它就停,再将舌头复原它就走。  后来,木牛流马失传,只留下了高轱辘车。解放后,胶磙车代替了高轱辘车

6,安徒生的平生事迹及出版的作品

安徒生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丹 麦)  (1805——1875)  童话网主页  中外童话名家  中外童话名篇  中外童话名著简介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安徒生年表  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费恩岛奥登塞小镇。  1816年11岁时父亲过世。  1819年14岁时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年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1827年,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 上流社会 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年,写出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年,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970年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安徒生作品目录:  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1835),《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运儿》(1870)。  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1822?),《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1829),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1832),歌剧《乌鸦》(1832),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1834),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1835),歌剧《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儿》(1840),《摩尔人的女儿》(1840),《幸福之花》(1844),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1844),《梨树上的鸟儿》(1845),《小基尔斯滕》(1846),《科莫河边的婚礼》(1848),四幕喜剧《比珠宝还珍贵》(1850),歌剧《北欧的女神》(1850),《新房产》(1850),《睡魔》(1850),喜剧《海尔德摩尔》(1851),喜剧《接骨木妈妈》(1851),喜剧《出身并非名门》(1863),喜剧《长桥》(1863),三幕剧《西班牙客人》(1865),独幕剧《初来者》(年代不明),《罗斯基里达之夜》(年代不明)。  游记(6):《1828年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1829),《瑞典纪行》(1851),《西班牙风光》(1863),《访问葡萄牙》(1866)。  自传(3):《小传》(1832),《我一生真实的故事》(1847),《我的童话人生》(1855)。  诗(4):《诗集》(一,1829),《诗集》(二,1830),诗集《幻想与现实》(1830),诗集《一年的十二个月》(1832)。  童话共计156篇
还有一点负面的:安徒生的三次求婚都被拒绝,差一点做了电磁感应发现者奥斯特的女婿
安徒生!
选a b、c、d中《白雪公主》是格林的

7,马连奴奥兰迪Marino Orlandi简介

马连奴·奥兰迪(Marino Orlandi)品牌从意大利到整个欧洲,从欧洲到美洲,马连奴(Marino Orlandi)皮具以精湛的工艺及独特的造型,深深地征服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从皇室贵族至政界要人,从商业名人到演艺明星无不为之动容。马连奴(Marino Orlandi)在意大利以至全球建立600多家的专卖店。马连奴(Marino Orlandi)皮具在中国通过两年时间,为了让更多中国消费者认识到马连奴(Marino Orlandi)这个品牌,采用推广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近千个网点。产品从银包、皮带、手套、到手袋的不断发展。拥有了大批马连奴(Marino Orlandi)品牌的客户群体,马连奴(Marino Orlandi)品牌也由推广模式提升到今天的马连奴(Marino Orlandi)专卖店。 马连奴(Marino Orlandi)产品面料以世界最新颖意大利、日本、南韩的时尚面料配与独具匠心的设计风格和严谨的制作工艺,演绎出奔放、个性、时尚的风格,秉承欧陆风情引领中国新生活、新着装观。 马连奴(Marino Orlandi)为了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了解马连奴(Marino Orlandi)、认识马连奴(Marino Orlandi),马连奴(Marino Orlandi)已在媒介投放大量宣传。例如意大利的《ARPEL》;中国的《当代经理人》、《生活元素》、《生活速递》、《青年视觉》、《优雅》、《时尚》、《文明》、《星库》等十余种杂志;993音乐台,北京教育台等媒介。 Marino Orlandi所有银包采用牛皮结合先进工艺制造,不仅有优良的品质保证,更赋予了银包时尚大方的款式。稳重,时尚,跳跃,复古,灵动,优雅,浪漫,每一款都有独特的个性...
古老的亚平宁半岛上有一个小村庄,村里的人纯朴而又勤劳地过着平静的生活。男孩奥兰迪与女孩马连奴是一对相许终生的恋人,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和幻想。然而,战争的来临打破了这个小村庄的宁静,也将男孩奥兰迪带上了战场。与他许下一生的女孩马连奴为了祈盼他平安回来。每天将一颗种子撒播在湖边,默默地许下愿望。她相信,当种子发芽时,她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的。 但是战争结束了……奥兰迪并没有回来……马连奴仍然执着地守护着她为奥兰迪所种下的每一颗种子…… 五年过去了,村里的人都劝马连奴放弃,但是马连奴不为所动,最后她父母被逼急了,不顾马连奴的抗议,把她许配给一户城里的人家。马连奴尝试用各种方法拒绝这桩婚事,最后都没成功。   在举行婚礼的前一晚,马连奴突然不再抵抗,乖乖地穿上那让全村女子都羡慕的礼服,家人都以为她终于想开了,欢天喜地的去筹备明天的婚事,却不知道马连奴已悄悄地下定决心,她要守住自己和奥兰迪的诺言…...婚礼当天,几乎全村的人都集合在山丘的教堂。他们都衷心祝福这一对新人。当马连奴出现在地毯的另一端的时候,所有人都呆住了,新娘的礼服不是白色的,它已被新娘的手上的血染成了红色……   马连奴终于得到她要的宁静,因为她被逐出家门和村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女孩已青春不再,轻灵的脚步已变得沉重,乌黑的头发早就变得花白,青春的脸庞也被岁月刻下了一道又一道疤痕。人们也早已忘记这段故事了,但是马连奴仍然默默地灌溉她的森林,每天陪伴她的树,直到天黑才回到自己在湖边搭建的小茅屋……   她死得很孤独,因为她的树不能在她生病时照顾她,替她叫大夫,救她的生命……村里几个好心小伙子把马连奴葬在湖边的第一颗大树下,说来也奇怪从那天开始,尽管其他的树都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有枯有荣,但只是那颗树,据说从那一天开始就不曾再掉过一粒种子,谢过一片叶子……仿佛周围的时间都停留在那一刻,不再流动……   又一个五年过去了。一天,村里来了一位年轻人背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到处打听马连奴和奥兰迪的家。村里的老人把他们引到马连奴种的树下,白发老太太望着全村看热闹的人们,深吸了一口气,打开了话闸子:“其实……奥兰迪并没有死。在战争结束后奥兰迪很幸运地存活下来。但是他并不快乐,因为在一次掩护战友的行动当中,他误伤了随同逃难的女孩。子弹打在她的背上,却狠狠地击在他的心上,同伴们劝他不要负这个责任,甚至有人愿意替他“解决”整个事件,但是奥兰迪不愿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而造就更大的错误,所以他决定负责……   尽管女孩村里人对他有所指责,同伴对他不理解,他都只是默默承受,静静地坐在女孩的床边。因为他心全系在女孩的安危上……女孩终于醒了,但是女孩从此没有办法再走路,从此,奥兰迪肩负照顾这个女孩一生一世……   在战争结束之后,奥兰迪没有回家。他希望马连奴当他死了,那么她才可以找到自己无法给她的幸福。   时光飞逝,直到奥兰迪去逝后。老奶奶在整理奥兰迪的遗物时,不经意地翻阅他的日记,才发现奥兰迪根本就不曾忘记过,曾经的马连奴……老奶奶每翻一页,就被感动得哭一次……她心疼奥兰迪的苦心。   奥兰迪为了怀念马连奴,用自己祖传的制革技术创立了一家马连奴.奥兰迪(Marino Orlandi)手袋厂,商标M.O变形后分别代表两人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M.O下半部变形为心形代表心心相印,左右两边横线形象展开代表伸出双臂真情拥抱,大圆代表两人何时才能重逢团圆。在奥兰迪设计制作中,他始终以马连奴的活泼、青春、奔放的性格为设计主题,看到每一件产品,仿佛感觉到马连奴就在他的身边。在日记里,他对马连奴的思念,令人感到心痛,但是,为了老奶奶而留在这里,且不曾在她面前流露过一丝痛苦,也没有让她受到一点委屈…..”   老奶奶决定要把奥兰迪送回故乡,于是叫上义子不远千里来到奥兰迪的故乡,将奥兰迪送回到马连奴的身边……   村里人被深深地感动了,为了纪念马连奴与奥兰迪,纷纷要求加入马连奴.奥兰迪(Marino Orlandi)这个制作团队…… 渐渐地,随着马连奴与奥兰迪的故事逐渐流传,马连奴(Marino Orlandi)品牌也不断的得到发展。从意大利到整个欧洲,从欧洲到美洲,马连奴(Marino Orlandi)皮具以精湛的工艺及独特的造型,深深地征服一代又一代真心相爱的人们。从王室贵族至政界要人,从商业名人到演艺明星无不为知动容。
马连奴中国发展历程 2000年: 国际知名品牌Marino Orlandi进入中国。 2001年: 通过一年多在中国市场的调研,针对中国当时的市场需求,开创了新的营销模式:利用简易纸货架,超值的产品,让中国消费者第一次认识了Marino Orlandi。 2003年: Marino Orlandi经过2年多的发展,已经在全国开设了近500个推广网点, 还有一些小精品屋和专柜,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消费者。与此同时,更可庆的是我们还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合作者,此年的九月,在长沙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让品牌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04年: Marino Orlandi举办了首届秋冬订货会,在此平台上汇聚了所有一直拥护和支持Marino Orlandi的合作伙伴们,并达成共识,确定了以专卖店和专柜占领市场的营销模式让品牌形象得到更高的提升。 2005年: Marino Orlandi再次举办了秋冬订货会,此时的Marino Orlandi已是以全新姿态展现在消费者面前,超过200家以上的专卖店和专柜,其中50平米以上的专卖店达到55家,更有超100平米的专卖店,这样的规模,在同行业屈指可数。 2006年: …… 品牌核心价值观: 引领时尚、物超所值、无处不在 品牌经营理念: 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科学管理、务实创新 品牌消费群体定位:马连奴消费群体为18~40岁城市中等收入都市男女为主

文章TAG:婚礼日记创始人婚礼  日记  创始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