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土家族为何有哭嫁传统

一种流传下来的习俗,表示女儿对即将离开家的不舍与家人对女儿的一种祝福

土家族为何有哭嫁传统

2,鄂西土家族为什么哭嫁

  你好,我是湖北恩施土家族。以下解答完全来源于自己的经验和对土家文化研究,本人曾做过土家传统文化方面的浅显研究与讲坛。   首先说明一点,现在土家族的哭嫁活动相对而言少多了,你若有兴趣,可能要去农村相对比较重视这一类活动的地区了,城市寻找这样传统原生态的文化很难了。   下面为你解答为什么哭嫁:   哭嫁是土家族婚礼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传统土家族婚礼上,在新娘家晚上酒席开过之后,土家婚礼上最隆重也最有特色的一项活动便拉开了序幕,那就是“陪十姊妹”——也叫“哭嫁”。在这之前,爹娘便会邀请邻里的未婚姑娘9人,等到了婚礼的这一天,连同新娘共10人围桌而坐,通宵歌唱,因为是十姊妹围坐一桌,所以被称为“陪十姊妹”。   在整个过程中,首先由新娘哭“十摆”,新娘哭“一摆”,厨师在桌上摆一样菜,接着是其余九姊妹轮次哭,每哭一轮摆一样菜。十道菜摆完后,又由新娘哭“十收”,厨师再一样一样将酒菜收尽。等到菜收完后,陪十姊妹活动才会宣告结束了。至于哭嫁的歌词内容,更是相当的丰富,其中这“十摆”、“十收”了多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谊、兄嫂之贤、故土之情等等。开始只是轻声歌唱,越到后面越是悲伤。直到哭得口干舌燥,两眼红肿。   所以,哭嫁其实是土家婚礼的一种仪式,这里面表达的多是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感谢,对亲朋好友的依恋与不舍。   后来,“是否善于哭嫁”也就慢慢成为了我们土家人用来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之一,因为这女子越会哭,就说明她肚子里是越有货,表达能力也同时体现了出来。

鄂西土家族为什么哭嫁

3,哭嫁是什么地方的风俗

哭嫁土家姑娘哭嫁是土家族独特的风俗。土家女子婚前要唱哭嫁歌,即在婚前半月至一月开始哭唱,其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一起哭。哭唱的内容大多是:哭爹妈的养育之恩,兄嫂、秭妹别离之情,骂媒人和对封建婚姻礼教的不满等;乡邻则以劝嫁为主,内容以贺新婚、夸新郎、互祝愿、道吉祥为主。与其说是哭,倒不如说是唱,其腔多为传统音调,口音,既伤感又抒情,充满了土家民族风情。哭嫁歌的格调新颖,哭词长短成句,贬褒明,有历代相传的,也有即兴之儿作,大都富有诗韵和乐感,其文词巧妙,寓意深刻。内容上有对旧制度的抨击,有对媒人的摂揄,有对旧情的抒发,有对山川的怀念,有对妇女的赞颂,有对未来的憧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哭嫁的内容也不断翻新。喜嫁姑娘要哭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它通过哭唱的方式,将姑娘隐藏在心底的复杂心理,细腻的感情,民族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刻画得惟妙惟肖,实在是土家族文化魅力之所在陪十秭妹土家姑娘在出嫁前的这天晚上,要举行陪十姊妹仪式,这天由未婚姑娘九人,连同新娘十人围席而坐,通霄唱歌 。先由新娘唱开台歌 ,然后依次唱或对唱,一首唱完,众人合说:"喜啊",给予贺彩,胜者奖糖食果品,败者罚再唱。歌词的内容主要是祝愿、贺喜、也唱生活小调助兴,其唱腔优美婉转,是优美的抒情曲,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也有领唱的。
哭嫁是四川的风俗。“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汉、土家、藏、彝、壮、撒拉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半个月、一个月开始,有的甚至前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不过,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进行的。可以自由地哭。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总的来看,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头”、“哭祖宗”、“哭上轿”等。“歌词”既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们即兴创作的。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也有的是倾泄对婚姻的不满,对媒人乱断终身的痛恨。

哭嫁是什么地方的风俗


文章TAG:土家哭嫁土家  哭嫁  土家族  
下一篇